河南智慧养老产业:创新引领,科技赋能
河南智慧养老产业:创新引领,科技赋能
近日发布的《河南社会发展报告(2024)》显示,河南省60岁及以上人口已达到1966万人,占总人口的20%。面对日益严峻的人口老龄化挑战,河南省积极布局智慧养老产业,通过政策引导、示范项目带动和市场创新,探索出一条具有河南特色的智慧养老发展之路。
政策引领:打造养老服务新体系
2024年4月,河南省政协召开月协商座谈会,聚焦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会议提出要充分发挥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作用,促进养老事业和产业深度融合。省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贾宏伟表示,针对城乡养老服务发展不均衡、支持政策欠缺等问题,需要创新服务模式,增强市场活力。
省民政厅积极响应政协建议,推进养老服务顶层设计,聚焦人才培育和产业发展,推动相关政策落地见效。省政协副主席霍金花强调,养老问题关系国计民生,要发挥政协平台作用,为推进全省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力量。
示范项目:智慧养老的“郑州模式”
作为省会城市,郑州在智慧养老领域率先探索,构建了“15分钟养老服务圈”,打造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养老服务模式。
在金水区未来路街道养老服务中心,一楼提供日间照料、养生餐饮等服务,二楼则设有80张床位,为高龄老人提供托管服务。街道以“物业+养老”模式,联动11个社区日间照料中心,提供助餐、助浴、助医等上门服务。
郑州市民政局局长郑方燕介绍,目前郑州已建成各类养老机构1266家,其中街道养老服务中心114家、社区日间照料中心1052个。同时,郑州开发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建立老年人基础信息库,实现市、县两级互联互通,老年人入网率达100%。
在二七区福华街街道养老服务中心,一场热闹的联欢会正在举行。游戏问答环节,医生护士围绕日常保健常识连连发问,老人积极抢答,获得奖励的老人十分开心。这里是一所政府主导、民企参与、医疗机构技术支撑的新型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中心,与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为邻,通过二楼的长廊通道把养老院和医院门诊楼连通起来。
市场创新:智慧养老产业蓬勃发展
河南省智慧养老产业正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根据《河南省“十四五”养老服务体系和康养产业发展规划》,到2025年,河南省养老服务水平要达到全国平均水平,打造“豫佳养老”服务品牌。
在体育产业与健康养老产业融合方面,河南积极探索新模式。例如,开发适合老年人的运动项目,如太极拳、气功等;在养老服务机构中建设体育健身设施,提供一体化健康养老服务;依托河南丰富的旅游资源,开发体育旅游项目,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体育旅游品牌。
为加强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郑州市建立校企互融联动机制。目前,当地11所院校设立了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专业,3年来共培养从业人员3.6万人次,新增技能人才10681人。
机遇与挑战并存
智慧养老产业的发展为应对人口老龄化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但同时也面临一些挑战。例如,如何平衡技术应用与人文关怀,如何确保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如何实现城乡养老服务的均衡发展等。
未来,河南省需要在政策引导、市场创新和社会参与等方面持续发力,进一步完善智慧养老服务体系,提高养老服务供给质量,让老年人享受更有尊严、更有品质的生活。
智慧养老产业的发展不仅能满足老年人的多样化需求,也将为河南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模式的持续创新,智慧养老产业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