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春晚经典瞬间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春晚经典瞬间
从1983年首届春晚的现场直播,到2025年创新科技与传统艺术的完美融合,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已经走过了42个年头。作为中国人最重要的"年俗"之一,春晚不仅带给我们无数欢笑与感动,更见证了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进步。让我们一起回顾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春晚经典瞬间,感受那份跨越时空的温暖与感动。
1983:春晚诞生,开创中国电视新纪元
1983年,中央电视台第一届春节联欢晚会亮相。当时春晚没有专门的主持人,马季、姜昆、王景愚、刘晓庆成了首届春晚的当家,他们不仅一人要演三四个节目,还把节目之间的串场讲得幽默诙谐、妙趣横生。
李谷一创下了“一人独唱6首、共唱9首歌”的纪录。其中一曲独唱的《拜年歌》让李谷一成为了春晚正式登台的第一位歌手。一曲《乡恋》风靡全国,红透大江南北,被奉为历届春晚中最为经典的歌曲。
侯宝林、马季、王景愚、姜昆、李文华、严顺开……这些艺术泰斗的语言小品类节目,放在今天,依然能让人捧腹大笑!
王景愚哑剧小品《吃鸡》
严顺开哑剧小品《弹钢琴》
600平米的舞台,60余个台前幕后人员,除了简陋的桌椅,没有什么道具,在这种情况下,1983年春晚却开创了一个崭新的时代:第一次现场直播、第一次设立晚会主持人、第一次观众参与点播互动……
也正是在60余人的努力下,1983年春晚成为了难以逾越的经典。
1984:小品诞生,陈佩斯朱时茂一炮而红
1984年春晚,张明敏成为第一个登上春晚舞台的中国香港歌手。米色西装灰白围巾加眼镜,文质彬彬大好青年的台风,富有磁性的嗓音,一首《我的中国心》火遍大江南北。
陈佩斯和朱时茂因为《吃面条》一炮而红,这部作品也使得“小品”正式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表演形式。陈佩斯、朱时茂小品《吃面条》而由李谷一演唱的《难忘今宵》也从今年开始成为往后春晚的固定结束曲。
1990:赵本山登场,开启"小品王"时代
1990年春晚,张晓梅演唱的歌曲《好大一棵树》成为“80后”们的集体记忆。赵本山、黄晓娟表演的小品《相亲》,一下子把赵本山推到了全国最受欢迎的演员行列中。
陈佩斯和朱时茂的《主角与配角》全程笑点不断。苗族民歌歌手宋祖英,第一次登上春晚,开始了她连续24年的春晚之路。最难得的是,宋祖英的每首民歌,几乎都能在春晚之后传遍大街小巷,《小背篓》《辣妹子》《兵哥哥》《好日子》……
张暴默唱了《敢问路在何方》,“你挑着担,我牵着马”,她其实才是这首歌的原唱。
2005:刘谦魔术,掀起全民模仿热潮
2005年春晚,台湾魔术师刘谦的近景魔术《魔手神彩》惊艳全场。"下面就是见证奇迹的时刻!"这句经典台词,连同他的魔术表演,迅速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股"魔术热"。无数观众开始尝试学习魔术,模仿刘谦的表演,甚至在大街小巷都能听到这句标志性的台词。
2013:沈腾马丽,新晋"喜剧天团"崛起
2013年春晚,沈腾、马丽等主演的小品《今天的幸福2》爆红。"郝建"这个角色,也成为了沈腾的标志性形象。随后几年,开心麻花团队连续登上春晚舞台,带来了《扶不扶》《投其所好》《占位子》等作品,不仅赢得了观众的喜爱,也展现了新生代喜剧演员的实力。
2022:科技赋能,创新演绎传统文化
2022年春晚,创意音舞诗画《忆江南》将舞蹈、音乐与诗画完美融合,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节目运用XR、AR等先进技术,让演员仿佛置身于水墨画中,为观众带来了一场视觉与听觉的双重盛宴。
从1983年到2025年,春晚不仅是一个简单的文艺晚会,更承载着中国人对家的思念、对团圆的渴望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它见证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历程,记录了社会的变迁,也陪伴着一代又一代人成长。无论是在物质匮乏的年代,还是在科技发达的今天,春晚始终是中国人过年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文化桥梁。
正如小红书网友所说:"小时候,最盼望的就是大年三十的夜晚。一家人齐齐整整地围坐在一起共享年夜饭,身着漂亮的新衣裳,手中攥着红包,电视里播放着春节联欢晚会。"这份温暖的记忆,将永远留在我们心中。
2025年的春晚,又将为我们带来怎样的惊喜?让我们一起期待这场视听盛宴,感受那份熟悉的年味,迎接新年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