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阅人无数:李白人生经历详细概括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阅人无数:李白人生经历详细概括

引用
百度
1.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20658059968431857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唐朝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后世誉为“诗仙”,与诗圣杜甫并称“李杜”。他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从少年时期的发奋读书,到青年时期的游历求仕,再到中年时期的入仕遭贬,最后在老年时期病逝。本文将详细梳理李白的人生经历,展现这位伟大诗人的风采。

一、出生

长安元年(701年),李白出生于蜀郡绵州昌隆县青莲乡(今四川省绵阳市江油市青莲镇)。

据说,因其父亲经商或者是戴罪之身,致使李白虽才华横溢却不能通过参加科举制度入仕途。

二、0—18岁(少年时期)

5岁,李白开始发奋读书,据他自己说5岁时便能诵读《六甲》。可见他有着惊人的记忆力和学习能力。

《六甲》‌是唐代儿童的启蒙读物,主要用于教授基本的识字和计数技能。

15岁,已有诗赋多首,并得到一些社会名流的推崇与提拔,开始拜访高官显贵,借此步入仕途。

此时的他还喜欢练习剑术,行侠仗义。

18岁,李白隐居戴天大匡山(在今四川省江油市内)读书。同时在此附近游历,增长了不少阅历与见识。

三、18—40岁(青年时期)

24岁,李白辞亲远游,离开故乡踏上征途。途径成都、峨眉山、渝州(今重庆),次年出蜀。

一路写下《望天门山》“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和《夜宿山寺》“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两首名诗。

26岁,春天去往扬州,秋天便在扬州病倒了,人在生病时往往格外思念家乡,于是便写下了《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名句。

到冬天离开扬州游玩河南汝州后到湖北安陆。结识孟浩然。

27岁,李白居于安陆寿山,与故宰相许圉(yu)师孙女结婚。

28岁,春天出游江夏(今湖北武汉)时,与孟浩然相会。得知孟浩然要去广陵(今江苏扬州),于是写下《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名句。(也有说法说是30岁时写的这首诗)

30岁,李白仍然奔波于拜访各种达官显贵以求入仕。从安陆本地到长安,都没结果后,干脆归家安陆,以耕种读书为生活。这一折腾便是四年之久。

35岁,李白希望通过献赋博得玄宗的赏识。

与此同时,李白进长安后结识了卫尉张卿,并通过他向玉真公主献了诗,最后两句说“几时入少室,王母应相逢”,是祝她入道成仙。

由此,他一步步地接近了统治阶级的上层。

李白去紫极宫,在那里遇见了贺知章,立刻上前拜见,并呈上袖中的诗本。贺知章颇为欣赏《蜀道难》和《乌栖曲》。

三年后,李白发出“行路难,归去来”的感叹后,离开长安。

四、40—60(中年时期)

42岁,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由于玉真公主和贺知章的交口称赞,玄宗看了李白的诗赋,对其十分钦慕,便召李白进宫。

李白进宫朝见那天,玄宗降辇步迎,“以七宝床赐食于前,亲手调羹”。

玄宗问到一些当世事务,李白凭半生饱学及长期对社会的观察,胸有成竹,对答如流。

玄宗大为赞赏,随即令李白供奉翰林,职务是给皇上写诗文娱乐,陪侍皇帝左右。

玄宗每有宴请或郊游,必命李白侍从,利用他敏捷的诗才,赋诗纪实。虽非记功,也将其文字流传后世,以盛况向后人夸示。

李白受到玄宗如此的宠信,同僚不胜艳羡,但也有人因此而产生了嫉恨之心。

43岁,开始时,玄宗于宫中行乐,李白奉诏作《宫中行乐词》,赐宫锦袍。兴庆池牡丹盛开,玄宗与杨玉环同赏,李白又奉诏作《清平调》。

没过多久,李白对御用文人生活日渐厌倦,始纵酒以自昏秽。与贺知章等人结“酒中八仙”之游,玄宗叫也不去。

经常醉酒时起草诏书,还让高力士脱靴,引起宫中人憎恨,于是在玄宗面前谗言诽谤,最终玄宗对李白疏远,后赐金放还。

44岁,赐金放还过程中,李白到处游历,还结交了杜甫、高适等好朋友,一起访道求仙,四处游历,拜访好友,留下许多千古绝唱。

52岁,李白被唐玄宗“赐金放还”已有八年之久。李白多次与友人岑勋(岑夫子)应邀到嵩山另一好友元丹丘的颍阳山居为客,三人登高饮宴,借酒放歌,以抒发满腔不平之气。

于是写下《将进酒》“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名句。

55岁,安史之乱爆发后,李白与妻子宗氏一道南奔避难。最后入庐山屏风叠隐居。

在这时写下了《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名句。

57岁,李白在永王军营,作组诗《永王东巡歌》抒发了建功报国情怀。

永王擅自引兵东巡,导致征剿,兵败。

李白在浔阳入狱。被宋若思、崔涣营救。成为宋若思的幕僚后,为宋写过一些文表,并跟随他到了武昌。

李白在宋若思幕下很受重视,并以名义再次向朝廷推荐,希望再度能得到朝廷的任用。

终以参加永王东巡而被判罪长流夜郎(今贵州桐梓)。

58岁,李白自浔阳出发,开始长流夜郎,妻弟宗嫌相送。春末夏初。

59岁,朝廷因关中遭遇大旱,宣布大赦,规定死者从流,流以下完全赦免。

李白经过长期的辗转流离,终于获得了自由。他随即顺着长江疾驶而下,写下《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名句。

到了江夏,由于老友良宰正在当地做太守,李白便逗留了一阵。乾元二年,李白应友人之邀,再次与被谪贬的贾至泛舟赏月于洞庭之上,发思古之幽情,赋诗抒怀。不久,又回到宣城、金陵旧游之地。差不多有两年的时间,他往来于两地之间,仍然依人为生。

五、60岁以上(老年时期)

61岁,李白因病返回金陵。

在金陵,他的生活相当窘迫,不得已只好投奔了在当涂做县令的族叔李阳冰。

六、终结

上元三年(762年),李白病重,在病榻上把手稿交给了李阳冰,赋《临路歌》“大鹏飞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济。馀风激兮万世,游扶桑兮挂左袂。后人得之传此,仲尼亡兮谁为出涕。”后去世,享年62岁。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