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养生攻略:温阳化湿,健脾和胃,吃好睡好祛寒湿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初夏养生攻略:温阳化湿,健脾和胃,吃好睡好祛寒湿
引用
搜狐
1.
https://www.sohu.com/a/779128529_121124450
初夏时节,随着气温逐渐上升,湿气也开始加重,人体易受寒湿侵袭,表现为疲倦乏力、肢体沉重、消化不良等症状。中医认为,此时养生应注重温阳化湿、健脾和胃。以下是一些针对初夏祛寒湿的饮食起居和中医养生方法:
饮食调养
- 健脾利湿食物:多吃薏苡仁、茯苓、山药、扁豆等,这些食物能健脾利湿,促进体内湿气的排泄。
- 温阳食物:适量食用姜、葱、羊肉、牛肉等温性食物,有助于驱散体内寒气,提升阳气。
- 水果选择:选择樱桃、荔枝、桃子等应季水果,它们性温或平,能补益气血,但需注意不宜过量,以免助湿生热。
- 少食寒凉:避免或减少生冷、冰冻食物的摄入,如冰淇淋、冷饮等,以免损伤脾胃阳气,加重寒湿。
起居习惯
- 适当增减衣物:初夏早晚温差较大,应注意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物,特别是腹部和足部的保暖,避免受凉。
- 保持干燥:利用晴好天气晾晒被褥衣物,保持室内干燥通风,使用除湿机或开窗透气,减少室内湿气。
- 充足睡眠: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间,夜卧早起,与自然界阴阳消长规律相协调,有助于恢复体力,提升阳气。
- 适量运动:选择适宜的户外运动,如散步、慢跑、太极拳等,微微出汗有助于排除湿气,但避免剧烈运动致大汗淋漓,伤津耗气。
中医调理
- 艾灸:选取关元、足三里、丰隆等穴位进行艾灸,可以温阳散寒,促进气血运行,增强体质。
- 拔罐:在背部膀胱经、肩颈部等部位进行拔罐,有助于疏通经络,祛除湿寒。
- 中药调理:根据个人体质,可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服用一些温阳化湿的中药,如理中丸、五苓散等。
通过上述综合调养,可以在初夏时节有效预防和改善寒湿体质,保持身体健康。
初夏祛寒湿食疗方推荐
初夏祛寒湿,重点在于温阳化湿、健脾利水。以下是三款适合初夏时节祛寒湿的食疗方:
1. 薏仁芡实粥
- 材料:薏仁50克,芡实30克,大米100克。
- 做法:将薏仁和芡实提前浸泡2小时,与洗净的大米一同放入锅中,加适量水,大火煮沸后转小火慢熬至粥稠,可根据个人口味加少量冰糖调味。
- 功效:薏仁利水渗湿、健脾,芡实益肾固精、健脾止泻,此粥能有效改善因湿气过重引起的脾胃不适、身体沉重等症状。
2. 生姜羊肉汤
- 材料:羊肉200克,生姜30克,大葱一根,料酒、盐适量。
- 做法:羊肉切块,焯水去血沫;生姜切片,大葱切段。将所有材料放入砂锅中,加水没过食材,大火煮开后撇去浮沫,转小火慢炖至羊肉熟烂,加盐调味。
- 功效:羊肉性温,能补中益气、温中暖肾,生姜散寒解表,此汤适合体质虚寒、有寒湿表现者,能温阳散寒、补益身体。
3. 陈皮茯苓茶
- 材料:陈皮5克,茯苓15克。
- 做法:将陈皮和茯苓洗净,放入保温杯中,用沸水冲泡,盖上盖子闷泡10分钟后即可饮用,可反复冲泡至味道淡薄。
- 功效:陈皮理气健脾、燥湿化痰,茯苓利水渗湿、健脾宁心,此茶适合初夏湿气重、脾胃功能不佳时饮用,有助于提升脾的运化能力,去除体内湿气。
上述食疗方结合日常饮食的调整,如减少生冷、油腻食物的摄入,以及适当的体育锻炼,如快走、瑜伽等,有助于更好地应对初夏的寒湿气候,维护身体健康。
热门推荐
八首古诗词,以悲凉为笔,道尽生命的温暖与人间的悲欢离合。
流感不是小事!新报告揭示流感认知误区及防控盲点
智慧农业让果农足不出户掌控农场
发动机机油为什么需要定期更换?时常开车的话记得定期检查!
科技创新助力车厘子病虫害防治
科技赋能甜蜜产业:成都新都区车厘子种植创新实践
92号汽油替代品来了?乙醇汽油的利弊分析
内燃机的工作原理及其发明的意义
10平方米小房间装修全攻略:从设计到布局的实用指南
片仔癀在肝病治疗中的应用与研究进展
片仔癀:护肝神药,专家推荐!
莫欺买家“不识货”,三倍赔偿悔断肠
闲鱼购物如何避免退货纠纷,打造和谐交易环境
解锁颜色的含义:色彩心理学指南
企业停产停业自救指南:从应急处理到重整新生
秋冬打卡长屿洞天:千年人文与自然的完美融合
列车上过小年 让回家的路更温暖
元素惊喜:物理学家发现一种新的量子态
臭氧空洞形成原因详解
拯救“秃顶”的大气层|国际臭氧层保护日
南极臭氧层遭破坏,地球最后一片净土面临威胁
膝关节炎的新型非手术治疗
春节档票房大爆超95亿,光峰科技为电影市场注入新活力
“嚚”字详解:从字形到用法的全面解读
国际臭氧层保护日:保护蓝天,保护地球生命
近40年过去,臭氧层自我恢复超预期,到2045年可能完全恢复
《蒙特利尔议定书》如何从四个方面拯救地球臭氧层以及数百万人的生命
春节游蔡甸!四条线路等你打卡
《和平精英》取消信号电池:一场关于游戏体验的革新
《闪闪的红星》经典台词,你记得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