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疗出现手足综合征怎么办?
化疗出现手足综合征怎么办?
化疗药物除可以引起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肝肾毒性等共性的副作用外,还可能诱发一些药物特异性的并发症。手足综合征(HFS)就是这样一类由卡培他滨等化疗药物引起的皮肤损伤。
什么是手足综合征?
手足综合征(Hand-Foot Syndrome, HFS)又称为掌跖红斑综合征、布格道夫反应,是以掌跖部感觉丧失及红斑为主的特异性皮肤综合征,表现为手足色素沉着、红斑、肿胀,严重者出现脱屑、水疱、溃疡和剧烈疼痛,影响日常生活。
易引起手足综合症的药物
- 化疗药:卡培他滨、脂质体阿霉素、阿糖胞苷 多西紫杉醇、长春瑞滨、持续输注 阿霉素、吉西他滨等;
- 靶向药物:索尼替尼(索坦)、索拉菲尼(多吉美)、伊马替尼(格列卫)、厄洛替尼(特罗凯)。
手足综合症发生机制
目前对手足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并未完全阐明, 综合已有的研究成果, 其主要病理改变概括为:
- 基底角化细胞空泡变性;
- 真皮血管淋巴细胞浸润;
- 角质化细胞凋亡;
- 皮肤水肿。
此外,有研究表明多柔比星脂质体(PLD)导致HFS的机制是 PLD 在血液中循环时间延长。角质层富含铜离子,PLD 与铜离子反应,激发氧应激反应,产生活性氧簇(ROS),可以直接破坏周围皮肤组织,介导释放白介素等更多种炎性因子,使皮肤细胞处于炎性状态,导致血管舒张,血管通透性升高,皮肤发红、发热、肿胀等 HFS 症状。
手足综合征的临床表现
HFS好发于手掌、足底、皮肤受摩擦的部位。手掌通常是首先累及的部位,多见于鱼际、小鱼际、指腹和指侧。
最初表现为感觉迟钝和刺痛,3~4天后病情进展,出现烧灼样疼痛,皮肤红斑。
在肤色比较深的病人,也可以仅表现为局部的色素沉着。进一步发展可出现水疱和皮肤脱屑(小片或大片皮肤掀起)、蜕皮,或手指皮肤切指样皮损,或指纹淡化。
如果局部渗出、甚至溃烂,可能继发感染,引起极度疼痛和功能障碍。
HFS的发生具有药物特异性,和剂量依赖特点。通常在化疗药物使用后2天到3周后出现,最晚的也可以在用药10个月后才出现。病程多为自限性,在停药后1~5周可逐渐缓解。
手足综合征的临床分级
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NCI分级标准:
- 1级:轻微的皮肤改变或皮炎(如红斑、脱屑),伴感觉异常(如麻木感、烧灼感、针刺感),但不影响日常活动;
- 2级:如前皮肤改变伴疼痛,轻度影响日常活动,皮肤表面完整;
- 3级:溃疡性皮炎或皮肤改变,伴剧烈疼痛,严重影响日常活动;明显组织破坏(如脱屑、水疱、出血、水肿)。
世界卫生组织(WHO)将HFS分为4级。
- 1级:手和脚感觉迟钝、感觉异常或刺痛感;
- 2级:持物和走路时不舒适、无痛肿胀或红斑;
- 3级:疼痛的红斑,手掌和脚底水肿,甲周红斑和肿胀;
- 4级:脱皮、溃烂、起疱及剧烈疼痛。
关于减轻化疗和靶向治疗所致皮肤反应的专家共识
对于化疗和靶向治疗所致的皮肤反应,常规皮肤护理主要包括:
1.采用温水洗浴,使用温性保湿、不添加香料和乙醇、非类固醇类的洗浴/护肤用品;
2.穿宽松、柔软的棉质衣服和舒适的鞋袜;
3.尽量减少阳光 照射;定期修剪指/趾甲但避免过短;
4.清洁家居/餐具、洗衣时,需戴防水/保护性手套;
5.避免频繁洗手/洗浴;
6.避免接触过冷或过热的物体;
7.出现皮疹时还需预防感染,忌用手挤压。出现干燥症时不在寒冷、干燥或高温天气外出;
8.手足综合征患者应告知其尽可能的将皮肤暴露在温湿度适宜的空气中,禁忌阳光直射,避免极端的温度、压力和皮肤的摩擦。
如何预防手足综合征?
1.局部冷敷:局部冰敷局部冰敷能够引起血管收缩,从而限制循环药物到达四肢,减少药物在手掌、脚掌等部位的蓄积,从而降低HFS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在患者耐受的前提下,使用冰冻手套和袜子(-22℃冰箱放置24h),自脂质体多柔比星化疗前15min至结束化疗后15min进行局部冰敷,被证实是一种能有效预防HFS发生并降低其严重程度的有效方法。
2.做好皮肤护理:早晚双手、双足在温水中浸泡10分钟后擦干,再涂抹润肤霜,以保持手足皮肤湿润。保湿软膏/润肤剂如:芦荟乳液,绵羊油的乳霜,或如凡士林保湿霜等;睡觉时穿戴棉布袜子或手套以增强软膏的吸收;
3.选择合适的衣服鞋子:使用柔软的鞋垫,保护足底的皮肤。穿宽松衣服,避免在输注药物期间穿戴紧的衣服和鞋子。
4.给药期间避免热水洗澡,也避免接触高温物品。
5.避免从事重体力劳动和剧烈运动,以防手足部皮肤损伤,和皮温过高出汗,以及运动后四肢血液增多,化疗药物在局部聚集,诱发和加重手足综合征。
6.外用止汗剂:脂质体多柔比星易随汗液运输至手掌、脚掌、腋下等汗腺分布密集的部位,因此,使用止汗剂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药物在这些部分的蓄积,从而减少HFS的发生。
使用方法:脂质体多柔比星化疗第1周每天1次,后续每周3次。使用止汗剂的前5min避免洗手、洗澡,以保证止汗剂渗透进皮肤。
7.输注氨磷汀:临床经验表明,出现3级或以上HFS时,在下一周期脂质体多柔比星化疗前30min静脉滴注注射用氨磷汀1支(0.5),可起到较好的保护作用。
手足综合征日常要注意什么?
1.合理的修剪指甲和脚趾甲,保证指甲的清洁卫生以预防二次感染。不要用手撕去脱屑的皮,可以用消毒的剪刀剪去掀起的部分,以防感染,加重病情。
2.避免阳光照射,外出时穿长衣长裤,适当涂SPF≥30的防晒霜。
3.避免接触刺激性药物、香水、酒精、碘酒和化学洗涤剂。避免使用创可贴或其他类型的黏性绷带;
4.避免较剧烈的运动和体力劳动,防止运动后四肢血液增多,加重化疗药物诱发和加重HFS。也要尽可能减少皮肤覆盖以尽量减少排汗。也要避免重复性活动或长期保持单一姿势;
5.注意保暖,温水洗浴,减少手足接触热水次数,同时避免冷水刺激。
6.保每天饮水量>2500 ml,保持大、小便通畅,以促进体内药物排泄,减少对机体的损害。
7.注意饮食:不饮酒,禁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多吃水果和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肪食物,少量多餐。避免进食咖啡、酒、辛辣、煎炸、油腻食品。确保每天饮水量>2500ml。保持大、小便通畅,以促进体内药物排泄,减少对机体的伤害。
8.局部皮肤出现水泡后要防止水泡破裂并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水泡避免抓破感染,可局部消毒后用无菌注射器抽出液体。对水泡已破裂患者,要给予清洁换药处理,直至创面痊愈。破溃处可予以每日2次生理盐水局部清洗后涂以庆大霉素预防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