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请到广东过大年”:非遗+科技引爆旅游热潮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请到广东过大年”:非遗+科技引爆旅游热潮

引用
南方网
12
来源
1.
https://news.southcn.com/node_4538da31bd/873f8cee9b.shtml
2.
https://whly.gd.gov.cn/news_newzwhd/content/post_4660703.html
3.
https://news.ycwb.com/2025-02/06/content_53223361.htm
4.
https://www.gz.gov.cn/zt/jrshts/2024n/2024npacy/gzgn/content/post_9491402.html
5.
http://www.gd.gov.cn/zjgd/sqdt/content/post_4645495.html
6.
http://www.gd.gov.cn/zwgk/zcjd/gnzcsd/content/post_4661265.html
7.
https://m.mp.oeeee.com/a/BAAFRD0000202501071042275.html
8.
http://www.qb.gd.gov.cn/spyp/content/post_1277470.html
9.
https://news.ycwb.com/2025-02/07/content_53224117.htm
10.
https://m.gz.bendibao.com/xiuxian/355970.html
11.
https://www.sznews.com/news/content/2025-02/06/content_31458907.htm
12.
https://www.gz.gov.cn/zlgz/wlzx/content/post_10070433.html

2025年春节期间,广东以“请到广东过大年”为主题,推出了一系列融合非遗文化与现代科技的文旅活动,成功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游客。这种“非遗+科技”的创新模式,不仅为游客带来了全新的体验,也为广东文旅注入了新的活力。

01

非遗文化焕发新活力

春节期间,广东各地举办了丰富多彩的非遗文化活动。其中,由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的“非遗贺新春 非遗馆里过大年——2025年非遗迎春展演”在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馆非遗剧场举行,演出两日正好赶上“北方小年”“南方小年”,庆贺新春的气氛高涨,两场展演现场座无虚席,线上吸引逾32万人次观看。

展演以四个篇章串联,汇聚广东地区特色鲜明、内容丰富的非遗项目,通过歌舞、器乐、戏曲等艺术形式,生动展现广东地区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及传统文化与当代舞台艺术融合发展的优秀成果,彰显广东非遗创新活力。

第一篇章“粤韵流芳”聚焦省内有代表性的非遗项目。由汕尾陆丰钱鼓舞、广州黄阁麒麟舞联袂演绎的《南粤非遗焕新韵》震撼开场;紧接着梅州客家山歌《山歌声声贺新年》,用淳朴乡音欢颂新春,年味十足。还有广东音乐曲艺团带来的广东音乐经典曲目《旱天雷》《月圆曲》,运用排鼓、琵琶、椰胡等多种乐器精心编排,尽展活泼轻快、雅致清新的广府音乐风情。

第二篇章“匠心传艺”重点展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新。揭阳的传统舞蹈《青狮贺岁》以矫健身姿,舞出纳福迎祥的美好夙愿。《茶香醉岭南》中,五华木偶书法搭档潮州工夫茶艺表演,让观众现场感受非遗手艺人的灵巧技艺。来自清远连州的瑶族布袋木狮舞则在著名歌唱家唐彪唱响《中国锣鼓》的喜悦中,一展瑶族人民坚韧不拔、勇于探索的精神风貌。

第三篇章“湾区共鸣”精选了粤剧、广东汉剧、白字戏等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国家级非遗项目,通过戏曲组合《百花竞放耀梨园》,展现广东戏曲多姿多彩且紧密相连的文化内涵。由广东歌舞剧院以及广东剪纸省级传承人饶宝莲带来的舞蹈剪纸表演《巧手弄剪》也登上本次非遗迎春舞台,呈现广东剪纸的精妙绝伦。此外,还有少儿舞蹈生动再现了行花街等岭南春节习俗,带领观众沉浸式体验新春的浓浓年味。

第四篇章“薪火闪耀”以深圳传统舞蹈《沙头角鱼灯舞》和潮州大锣鼓《盛世迎春》向观众展示了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节目中的非遗项目不仅保留了传统艺术的精髓,还融入当代舞蹈等元素,让古老非遗在新时代舞台上绽放出别样光彩。

尾声歌曲《粤韵飞扬》,由一级演员潘旭、李思音,联合广东粤剧院优秀青年演员吴碧君以及广东省文化馆少年合唱团共同完成。歌曲注入孩子们清脆且生动的声音,将“国潮音乐+岭南非遗”深度融合,以充满活力和纯真的艺术表现形式,展现了广东非遗在新时代绽放的耀眼光芒。

新春期间,广东省各地将深挖本土非遗特色资源,匠心策划225场新春非遗盛宴,包括非遗年俗活动、“非遗贺新春——点亮中国灯”蛇年灯会灯彩展示活动、“非遗贺新春——赶个年味集”蛇年非遗大集活动等,让非遗飞入寻常百姓家,为春节增添一抹亮丽的色彩。

02

科技创新点亮传统年味

在广东,科技元素与非遗文化的融合成为最大亮点。广州白鹅潭连续两晚举办无人机表演,每场吸引超3万人观赏。2024架无人机在羊城上空展开长400米、宽250米、高300米的空中迎春图景,超过3万人现场观赏这场视听盛宴。

1月29日(大年初一)晚,2025年广州春节烟花汇演在白鹅潭上空绚烂上演。本次汇演设置4大篇章,结合2025架无人机表演、灯光秀等内容,展示广州活力繁华的城市景象,画面绚烂璀璨,超燃超震撼。

南沙举办的粤港澳大湾区灯会更是创下多个“之最”: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灯组最多、展期最长、参与城市最多的“超级灯会”。灯会精心设置218组灯景、20万件彩灯挂件、50多个互动灯组,将中国春节这一“世界非遗”与四川自贡灯会这一“国家非遗”相结合,采用现代科技与光影艺术,集中呈现大湾区开拓进取、开放合作的精神风貌。

03

创新模式引领文旅发展

这种“非遗+科技”的模式创新,不仅为游客带来了全新的体验,也为广东文旅注入了新的活力。华南师范大学旅游管理学院教授李军认为,广东文旅以“非遗为魂、文化为核、政策为翼、创新为脉”,构建起文旅高质量发展的立体生态。通过“非遗+”模式,广东将传统年俗转化为文旅消费的强劲引擎,成功撬动了全球游客对中华文化的深度共鸣。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环境与发展研究所副研究员武文霞指出,广东通过创新驱动文旅产品提质升级,各地文旅产品不断推陈出新,依托文化场馆、景区景点、历史街区等场景,融入年俗、非遗文化元素,培育文旅融合发展新业态,因地制宜地打造了一批多元业态深度融合的新场景。同时,广东充分发挥科技优势,通过强化科技赋能,增强文旅产品沉浸式体验,持续升级传统文旅产品和服务。

广东省乡村旅游协会专职副会长、秘书长晏曾节表示,广东文旅向来有着“丰俭由人”的市场特性:从星级酒店到特色民宿,从米其林餐厅到街头大排档,不同消费群体都能找到心仪选择。同时,广东非遗年俗活动呈现破圈之势:潮州青龙庙会引入AR导览技术,佛山醒狮开发盲盒文创,英歌舞登陆央视春晚实现现象级传播。文旅部门搭建“非遗年货节”电商平台,让埔寨火龙、佛山彩灯等传统技艺走进现代生活,非遗产品销售额同比增长215%。

04

结语

广东文旅通过“请到广东过大年”品牌战略,成功将“过年经济”转化为可持续的文旅竞争力。这种“非遗+科技”的创新模式,不仅为广东带来了持续的文旅竞争力,也为全国乃至全球提供了文旅融合的新样本。随着广东文旅的不断创新和发展,相信未来将会有更多精彩的文旅项目呈现在世人面前。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