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滩大会热议:AI超越人类智能的新路径
外滩大会热议:AI超越人类智能的新路径
2024年9月,在上海黄浦世博园区举办的外滩大会上,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教授、上海市数据科学重点实验室主任肖仰华发表了一篇引人深思的演讲。他提出,随着AI技术的快速发展,人类应该成为智能机器的“牧羊人”,这一观点引发了广泛关注和讨论。
智能机器的牧羊人:AI发展新路径
肖仰华教授指出,当前AI大模型存在严重的“数据水分”问题。据他透露,现有大模型中高达80%的数据是无意义的,这些数据只是在编码琐碎而杂多的事实,与模型的真正智能关系不大。因此,他提出应该挤掉这些“水分”,只保留最关键的数据参数,而将无用的知识放在外部文档系统中通过RAG系统检索使用。
那么,如何提升AI大模型的数据质量呢?肖仰华教授提出了三个重要方向:合成数据、私域数据和个人数据。他认为,通过合成数据可以激发大模型的理性能力,而私域数据和个性化数据则能帮助AI更好地服务于特定行业和个体用户。
这一观点与“智能机器的牧羊人”这一比喻相呼应。正如牧羊人需要引导和管理羊群一样,人类也需要成为AI的引导者和管理者。在新西兰、澳大利亚和美国等地,无人机已经逐步替代传统牧羊人,通过GPS导航和人工智能实现对羊群的监控和管理。这种人机协作的方式不仅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成本,还带来了环保和动物福利的改善。
AI超越人类智能的现状与挑战
根据斯坦福大学发布的《2024年AI指数报告》,AI在某些特定任务中已经超越了人类的表现。例如,在图像分类、视觉推理和英语文本理解等基准测试中,AI已经达到了超越人类的水平。然而,在更复杂的任务如竞赛级数学、视觉常识推理和规划等方面,AI虽然在快速接近人类水平,但仍存在差距。
报告还显示,2023年全球对AI的整体投资有所下降,但对生成式AI的投资却从2022年的30亿美元大幅提升至252亿美元,同比增长近8倍。这表明,尽管AI发展面临诸多挑战,但其在特定领域的应用前景依然被广泛看好。
未来展望:人机协作的新时代
肖仰华教授的观点揭示了AI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AI不会完全取代人类,而是需要人类的引导和管理。正如牧羊人需要引导羊群一样,人类也需要成为AI的“牧羊人”,通过合理利用合成数据、私域数据和个人数据,提升AI的能力,同时确保其发展方向符合人类的利益。
斯坦福的报告也指出,AI正在加速科学进步和医学突破。例如,AlphaDev提高了算法排序效率,GNoME促进了材料发现过程,Med-PaLM大模型在临床问题回答中的准确率与专业医生相差无几。这些进展表明,AI正在成为人类的有力助手,而不是竞争对手。
然而,随着AI能力的增强,对其监管和责任评估的需求也在增加。2023年,美国与AI相关的法规多达25项,比2016年增加了近56.3%。这表明,如何在推动AI发展的同时确保其安全可控,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议题。
综上所述,AI的发展路径并非是完全取代人类,而是与人类形成互补合作关系。正如肖仰华教授所言,未来人类应该成为智能机器的牧羊人,通过合理管理和引导,让AI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