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中国最厉害的三场饭局,影响你一生的格局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中国最厉害的三场饭局,影响你一生的格局

引用
澎湃
1.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8763817

饭局,见格局。对中国人来说,餐桌上藏着人生百味。不光是酸甜苦辣,有时命运的转折,也是"风起于青萍之末",和饭局息息相关。


图片|快乐的土豆

"饭"字代表美食,"局"字则颇有棋局的意蕴。饭桌上,一荤一素能照见日常;棋局中,一攻一守都带着考量。当你懂得"饭局"的进退,找到"饭局"的边界,享受"饭局"的乐趣,就有了人生的大格局。


图片|君言WZ

拿得起,放得下

提起历史上最重要的饭局,鸿门宴当有一席。再没有比这更"险要"的饭局,短短三个字,需要以命来赴宴。再没有比这更"传奇"的饭局,简单一顿饭,左右了后来的王朝覆立。


图片|网络

但我想说的,并不是当时抢占了"咸阳"先机,又靠"怂"逃过一劫,最终草根变王权的刘邦。也不是傲然间错失良机,只能最后以"乌江自刎"了结的楚霸王项羽。而是这顿饭局不可或缺的谋士——张良。


图片|白白的家

将历史的指针拨回到公元前206年,那时的项羽刚在巨鹿之战取得胜利,到达函谷关时,却发现煮熟的鸭子飞了。刘邦当时的兵力远远不足,尽管通过项伯游说,还是不得不踏上暗藏杀机的赴宴之路。席间范增一直给项羽使眼色,甚至来了一招"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疯狂暗示。


图片|网络

一时间风云交汇,跟着刘邦赴宴的张良寻得时机,溜出帐外,引得樊哙携剑入帐,气势汹汹。项羽此时颇有些自傲,非但不罚还赐酒示下。结果被樊哙一番"欲诛有功之人"的说法堵到,只得看着对方生食猪腿,豪迈非常。而这一切,都是张良"进"的策略。当面临避无可避的饭局时,张良没有弃主而去,而是运筹帷幄,将优势转化为自己这里。迷惑项羽的同时,和"装怂"的刘邦打配合,巧妙拖延时间,寻找机会溜之大吉,才在饭局中觅得生机。


图片|叮叮笑笑生

张良不但懂得在饭局"主动出击",更懂得在人生的饭局中"激流勇退"。刘邦登基之时,张良已功居百官之首,赢得皇帝大赞——"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张良,字子房)"张良被封地三百户,甚至位列侯爵,但他却选择功成身退,以一首诗来为仕途注解——《天行九歌》长剑白衣出汉家笑挽清风醉流霞莫话人间名利事漫举石樽共烹茶一个人最强大的时候,不是苦苦坚持,而是舍得放下。张良很早就在人生的一次次"饭局"中明白了这个道理。毕竟伴君如伴虎,也正是因为他知"进退",才让自己在其他谋士或死于非命,或孑然一身时,仍能安享晚年,得以善终。


图片|君言WZ

聊得开,有边界

徐志摩曾说:"你要打开别人的心,就得先打开你自己的"。随着年龄增长,越是在社会中游刃有余的人,越懂得"社交是一种相互的交往,而不是单向的选择"。


图片|图虫创意

我有个朋友,曾经就很抗拒社交,尤其是和不太熟的朋友一起聚餐。细聊才明白,其实彼此相处并无问题,也不会遭遇职场、长辈间的"劝酒"难题。只是每当需要选择食物的时候,如果不是自己请客,她就不好意思表达,最终妥协于他人口味。尽管菜色并不难吃,但终究非自己所爱,次数多了,她便感到十分疲惫,也就对约饭越发的抗拒了。


图片|叮叮笑笑生

但她也发现,当拒绝和不熟的朋友约饭后,社交面也会变得越来越窄。而且在别人的眼中,还会觉得她不够热情。于是后来有共同好友再约她,她会尝试着在朋友询问时,不再默认"都好",而是表达一部分自己的想法——比如"这道菜看起来还不错""你想试试这个吗?看起来挺好吃的"……然后惊讶的发现,原来很多时候,有话直说,反而会让请客的人更开心,自己也不需要时刻"从众",压抑自己的喜好。聊开了,大家都会吃得更尽兴。


图片|叮叮笑笑生

《圆桌派》里说,饭局是最能看出人品的地方。我们既要懂得在饭局"聊得开",表达真实的自己,同时也要注意区分,保持关系的边界度。《资治通鉴》中,就曾记载一个饭局——讲得是武则天时期,有个叫张德的人,老来得子,就请了一众同僚到家里庆祝,熟不熟的都请了一拨儿。恰逢当时有一道禁令:"禁天下屠杀及捕鱼虾"张德不愿让朋友大老远来一趟只能吃素,便偷偷杀了几只羊。没想到第二天一大早,这事儿就被武则天知道了。女皇是懂一些说话的艺术的,她先恭喜——"闻卿生男,甚喜"然后话锋一转——"何从得肉?"原来是因为张德请的同僚中,有一个人叫杜肃,原本就看不惯他。这次也在赴宴之列,席间偷偷装了一块羊肉回去,直接上奏给了武则天。


图片|图虫创意

好在女皇明察秋毫,最终放了张德一马,还提醒他"自今召客,亦须择人"。满朝文武见状,纷纷看向告发者,对其不齿,恨不得都朝他吐口水。杜肃也觉得无地自容,此后也不敢造次了。


图片|叮叮笑笑生

对于我们来说,面对真诚的朋友,可以坦露真诚,适当表达自我。但是也要让自己的"好客"处于合理的边界之内,以防遇上小人。否则若没有张德这样的运气,极有可能满盘皆输。



图片|白白的家

身边人,最有趣

人一生会遇到很多人,但能留下的往往不多。正因离别是生命里的必修课,所以珍惜才是智慧者的座右铭。我们不必将太多人请进生命,但也要记得感情需要"经营"。


图片|白白的家

这种"经营"并非功利的付出,而是彼此关怀与彼此成就。不是苦大仇深的"珍惜",而是会打趣逗乐的知己。宋代著名美食博主苏东坡,就曾在这样的"饭局"中寻觅到乐趣,留下了著名的"菜谱"。


图片|叮叮笑笑生

这是一场"有来有往"的饭局。说是有一天,苏轼和《资治通鉴》的"副主编"刘贡父聊天。苏回忆起和弟弟备考的点滴,说——"某与舍弟……日享三白,食之甚美,不复信世间有八珍也"刘一听,口水直流,就问"什么是三白饭啊?"苏轼笑嘻嘻的回答——"一撮盐,一碟生萝卜,一碗饭,乃三白也"刘大笑,不语。过了一段时间,便邀请苏轼到家里赴宴。苏轼这时候早忘了自己的"三白之说"了,就问刘——"咱们吃什么哇?"刘说"皛(xiǎo)饭"。苏轼一愣,怎么没听过,但在心中寻思——"贡父读书多,必有出处"便去赴宴了。只见案上正是盐、萝卜和白饭,除此之外连个菜叶子也没有。


图片|白白的家

苏轼心中明了前因后果,还是忍着将眼前饭食吃完。然后对刘说——"明天来我家吃饭哈,我会准备好毳(cuì)饭招待你的!"这回轮到刘不解了,毳饭又是什么?虽然也担心被骗,但还是按捺不住蠢蠢欲动的好奇心,准时赴宴了。结果到了那里,被苏轼拉着侃天侃地,直到过了饭点,刘的肚子都饿到咕咕叫了,苏轼才双手一摊,饭不是都在桌上了吗?

图片|网络

当时的古人,将"冇"写成"毛",就是"无、没有"的意思。苏轼说——"盐也毛,萝卜也毛,饭也毛,非毳而何?"三白都没有,那不就是三个"毛",合在一起叫"毳"啦。刘捧腹大笑,从此对苏轼心悦诚服。两人关系也更好了。

图片|网络

有句话讲——"餐桌如战场,点菜如点兵"你对待不同饭局的态度,往往能够影响到你的人生。学会张良的进退有度,便会在"鸿门宴"上安然无恙。拥有聊得开的勇气和亲近度的边界,便会在"社交宴"上游刃有余。懂得苏轼和朋友的风趣互动,便会在"烟火宴"中收获知己与快乐。所以三场饭局都吃懂的人,最有格局。


图片|pexels-catscoming

本文原文来自澎湃新闻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