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中心医院专家教你预防心梗
武汉市中心医院专家教你预防心梗
11月20日是第十个“中国心梗救治日”,这个日子的设立是为了提醒大家,发生心梗要牢记两个“120”:一是“有胸痛,要尽快拨打120”;二是“心梗救治,争取黄金120分钟”。
近日,武汉市中心医院杨春湖院区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陈刚做客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名医来了》直播栏目,为广大网友详细解答了如何通过生活方式预防心梗的问题。
心梗的高发季节和人群
秋冬季节是心梗的高发期。心梗又称急性心肌梗死,发作突然,进展极快,死亡率高(约50%的病人在到达医院前死亡)。其高发群体主要为中老年人,但近年来年轻人的发病率也在上升。
心梗的早期预警信号
心梗并非毫无预兆,它可能以胸痛、冷汗或是不典型的腹痛、牙痛等形式悄然警示。很多患者,因未能及时识别早期信号,错过了最佳救治时机。
典型症状:突发剧烈的持续性胸骨后或心前区闷痛,呈紧缩感、压迫感、憋闷感;可向下颌、后背、肩部(尤其是左肩部)、左上臂或左前臂尺侧放射,呈间断性或持续性,甚至伴全身大汗,如果症状持续>20分钟,含服硝酸甘油不能完全缓解时,常提示急性心肌梗死。
不典型症状:牙痛、胃部疼痛、单纯的呼吸困难及晕厥等。
生活方式预防措施
防寒保暖
外出活动时要添加衣服,出门戴上口罩帽子围巾;大风降温或下雪天尽量减少外出,避免寒冷刺激。
饮食调整
选择低盐低脂饮食,低饱和脂肪酸饮食,清淡及规律饮食;还要避免抽烟喝酒、劳累熬夜、喝碳酸饮料、久坐不动等。
运动建议
秋冬季建议运动时间安排在温度较高的时间段进行,如中午或下午,控制好运动时间和运动量,避免强烈的体育运动。
心理调节
消极和负面情绪会增加心梗猝死的风险,日常要避免情绪激动,保持愉快心情。
管理基础疾病
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的患者应该坚持服用药物,加强监测,定期到医院复诊,及时调整药物,避免病情波动。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高危人群: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患者,吸烟者,肥胖人群,有早发猝死家族史者,既往明确诊断为冠心病的患者等。
中老年人:家中应常备硝酸甘油等急救药物,把病历本、医保卡、既往心脏检查资料放在一起,并置于取用方便的地方。
专家提醒,预防心梗需要从日常生活做起,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同时,高危人群更应提高警惕,定期体检,遵医嘱服药。一旦出现疑似症状,应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争取黄金救治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