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北京亦庄自动驾驶小巴上路,交规面临新挑战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北京亦庄自动驾驶小巴上路,交规面临新挑战

引用
知乎
12
来源
1.
https://zhuanlan.zhihu.com/p/670612924
2.
https://36kr.com/p/2867443219094400
3.
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wb/html/2024-05/22/content_26059149.htm
4.
https://www.sohu.com/a/757178852_742622
5.
https://blog.csdn.net/CV_Autobot/article/details/141291534
6.
https://new.qq.com/rain/a/20240826A017HZ00
7.
https://www.beijing.gov.cn/ywdt/gzdt/202403/t20240327_3602237.html
8.
https://www.autohome.com.cn/ask/8934210.html
9.
https://news.bjd.com.cn/2024/03/26/10731238.shtml
10.
https://www.auto-testing.net/news/show-122801.html
11.
https://m.ofweek.com/auto/2024-06/ART-8440-7000-30638536.html
12.
https://m.auto-testing.net/news/show-123349.html

近日,北京亦庄的自动驾驶小巴正式投入运营,引发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这些自动驾驶小巴不仅代表了技术的进步,也给现行交通规则带来了新的挑战。例如,在城市开放环境中如何评价L4级别的自动驾驶能力,以及如何处理corner case(特殊场景)等问题,都亟待解决。此外,自动驾驶算法如何更好地理解和遵守复杂的交通规则,也是业内正在探索的重要课题。随着自动驾驶技术的不断成熟,未来我们或许会看到更多类似的小巴出现在城市的街头巷尾,为人们的出行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将推动交通法规的进一步完善。

01

运营现状:从示范到商用的突破

北京亦庄的自动驾驶小巴项目,是全国首个面向公众开放的L4级自动驾驶巴士服务。目前,该服务已在多个场景落地,包括大兴机场接驳、城市副中心三大文化建筑接驳等。据统计,截至2024年3月,自动驾驶示范区已累计部署车辆超过800台,为29家测试车企发放了道路测试号牌,自动驾驶测试里程近3000万公里。

这些自动驾驶小巴配备了先进的感知系统,包括激光雷达、摄像头、毫米波雷达等设备,实现了360度无盲区感知,最远可检测200米范围内的障碍物。在实际运营中,小巴展现了良好的避障能力和精准停靠能力,转弯、停车动作平缓,方向盘自动调整精准,为乘客带来了舒适的乘坐体验。

02

技术挑战:特殊场景下的安全困境

尽管自动驾驶小巴在一般路况下表现优异,但在某些特殊场景(corner case)下仍面临挑战。例如,在反光地面上,小巴可能会误将地面反光纹理识别为障碍物。虽然可以通过多模态传感器融合来解决这一问题,但目前常见的深度相机在反光环境中获取的深度数据质量较低,无法有效处理此类场景。

此外,研究显示,自动驾驶车辆在晨昏弱光环境下和转弯时的事故率分别是人类驾驶的5.25倍和1.98倍。这表明,即使在L4级自动驾驶技术下,车辆在特定情境下的安全性仍有待提高。

03

法规困境:现有规则与新技术的碰撞

自动驾驶技术的快速发展,对现行交通规则提出了新的挑战。例如,自动驾驶车辆在执行常规驾驶任务时一般更安全、更不容易发生事故,但在某些特殊场景下,如无保护左转、无红绿灯斑马线行人横穿等情况,仍需依赖规则控制来兜底安全。这导致车辆在遇到corner case时可能出现急刹、长时间停车的情况,影响同一道路的其他车辆。

此外,不同技术路线的自动驾驶系统在遵守交规方面也存在差异。以“强感知+弱智能”路线为代表的系统,如谷歌Waymo和百度Apollo,虽然对路况信息完全掌握,但在复杂路况下的表现并不稳定;而以“弱感知+强智能”路线为代表的系统,如特斯拉FSD,虽然能模仿人类驾驶行为,但受自然环境影响较大,且决策过程具有“黑箱”特性,难以定位问题。

04

未来展望:技术与法规的双重突破

面对技术和法规的双重挑战,自动驾驶行业正在积极探索解决方案。在技术层面,通过多传感器融合、算法优化和大模型训练,不断提高车辆在复杂环境下的感知和决策能力。在法规层面,各地政府也在积极出台相关政策,为自动驾驶的商业化运营提供法律保障。例如,北京发布的《北京市自动驾驶汽车条例(征求意见稿)》就为L3及以上自动驾驶汽车上路提供了立法保障。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法规的逐步完善,自动驾驶小巴有望在未来成为公共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不仅将为人们的出行带来便利,也将推动整个交通系统的智能化升级。然而,这一过程需要时间,需要技术、法规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综上所述,北京亦庄自动驾驶小巴的运营,既展现了自动驾驶技术的成熟,也暴露了其在复杂路况下仍需克服的挑战。这不仅是技术问题,更是法规和社会适应的问题。只有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和法规完善,才能真正实现自动驾驶的美好愿景。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