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文旅消费季:非遗文化在莱芜绽放新活力
济南文旅消费季:非遗文化在莱芜绽放新活力
“二十三,糖瓜粘。”随着农历新年的临近,济南市莱芜区杨庄镇陈楼村的糖瓜作坊里一片繁忙景象。73岁的陈楼糖瓜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陈佃起正带领着十几个工人,从凌晨三点忙到晚上十点,赶制着已突破两三万斤的糖瓜订单。
这颗小小的糖瓜,不仅是莱芜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更是当地文旅融合发展的生动缩影。2023年济南文旅消费季期间,莱芜区以“玩转非遗 乐享唐风”为主题,举办了一系列非遗文化活动,让千年文化真正“飞入寻常百姓家”。
在莱芜区中心广场,一场以“金蛇迎春 盛世欢歌”为主题的文化活动正在火热进行。主题灯会上,各式各样的花灯将夜空装点得如诗如画;“戏曲迎春”莱芜梆子精品剧目展演让观众领略了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非遗贺岁 喜迎新春”非遗展销则汇集了莱芜锡雕、面塑、剪纸等传统手工艺品,让市民游客近距离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
值得一提的是,莱芜区在文旅融合方面不断创新,打造了多个特色文旅项目。其中,“天上的街市”乡村旅游度假区项目以王老村为核心区,涉及10个村、42平方公里,建成了山乡宿集西坡民宿、星空露营地、玻璃水滑道、美食和民俗文化街等20多种业态。该项目预计年接待游客30万人次,综合旅游收入3000余万元,不仅为当地村民提供了就业机会,也带动了周边农家乐、民宿的发展。
在寨里大集等传统集市上,非遗文化同样焕发着新的生机。作为莱芜地区“八大集之首”,寨里大集每逢农历三、八之日开集,高峰时人流量可达数万人次。在这里,面塑、吹糖人等传统技艺吸引着众多游客驻足观看,成为连接城市与乡村的情感纽带。
从传统非遗项目的保护传承,到创新文旅项目的开发,莱芜区正以独特的文化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这些非遗文化不仅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新活力,更成为了乡村振兴的重要推动力。在这个过程中,莱芜区不仅让非遗文化“活”了起来,更让其“火”了起来,真正实现了文化的传承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