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从舞台到银幕:《悲惨世界》的音乐剧魅力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从舞台到银幕:《悲惨世界》的音乐剧魅力

引用
新浪网
11
来源
1.
http://news.sina.com.cn/o/2024-12-24/doc-ineaqpak8264742.shtml
2.
https://new.qq.com/rain/a/20240326A03CIF00
3.
https://www.whb.cn/commonDetail/962458
4.
https://www.sohu.com/a/841470537_121174608
5.
https://new.qq.com/rain/a/20241210A09PNY00
6.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448954
7.
https://www.honglingjin.co.uk/211544.html
8.
https://www.opentix.life/article/1828304278552727552?srsltid=AfmBOorwUwAy3bWtzCvkGLjQyKe2qGuuYnLjYoeNPWPVz0SRxyunkEyN
9.
http://book.newdu.com/m/view.php?aid=132202
10.
https://www.juksy.com/article/58697
11.
http://m.cyol.com/gb/articles/2024-07/23/content_qbqBxqCpdb.html
01

一部跨越百年的经典

《悲惨世界》是世界音乐剧史上的一座丰碑,改编自法国作家雨果的同名小说。这部作品首次登上音乐剧舞台是在1985年,由阿兰·鲍伯利和克劳德-米歇尔·勋伯格创作,卡梅隆·麦金托什制作出品。自伦敦巴比肯艺术中心首演以来,这部音乐剧就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征服了全球观众。

《悲惨世界》的成功在于其对原著主题的高度提炼和情感升华。通过破碎的梦想、得不到回应的爱、热情、牺牲和赎罪等主题,为观众描绘了一幅19世纪法国社会的现实画卷。剧中的经典名段如《我曾有梦》(I Dreamed a Dream)、《形单影只》(On My Own)、《带他回家》(Bring Him Home)与《日复一日》(One Day More)等,早已成为音乐剧爱好者心中的经典。

02

从舞台到银幕的创新

2012年,这部经典音乐剧被搬上了大银幕,由汤姆·霍珀执导。电影版的最大亮点在于其大胆的创新——保留了音乐剧从头唱到尾的形式,并采用了现场收音的方式。这种做法在当时堪称大胆,因为现场收音对演员的演唱功底要求极高,同时也增加了拍摄的难度。

然而,这种创新也带来了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现场收音让演员的演唱更具真实感和感染力,观众能够感受到演员在演唱时的情感波动。这种“真实感”是后期配音无法比拟的,它让音乐剧的精髓在电影中得到了完美呈现。

03

安妮·海瑟薇的奥斯卡之路

在电影版《悲惨世界》中,安妮·海瑟薇饰演的芳汀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她演唱的《我曾有梦》(I Dreamed a Dream)更是成为了影片中最打动人心的片段。这首歌曲通过海瑟薇深情的演绎,将一个母亲的绝望与不舍展现得淋漓尽致,让无数观众为之动容。

安妮·海瑟薇凭借这个角色获得了第85届奥斯卡最佳女配角奖。然而,这段经历对她来说却是一把双刃剑。获奖后,她遭遇了网络上的大量嘲讽,甚至因此被好莱坞冷落了一段时间。幸运的是,克里斯托弗·诺兰在《星际穿越》中再次给了她一个展现才华的机会,让她得以重返银幕。

04

音乐剧与电影的相互成就

《悲惨世界》的成功改编证明了音乐剧与电影这两种艺术形式可以相互融合、相互成就。音乐剧为电影提供了丰富的艺术素材和独特的表现手法,而电影则让音乐剧突破了舞台的限制,触及更广泛的观众群体。

这种改编方式也为其他音乐剧作品提供了借鉴。例如,《歌剧魅影》、《妈妈咪呀》等音乐剧都成功改编成了电影,让更多观众有机会接触到这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同时,这种改编也推动了音乐剧艺术形式的发展,让其在保持传统魅力的同时,能够与时俱进,融入新的艺术表现手法。

《悲惨世界》的成功不仅在于其艺术价值,更在于它展现了音乐剧与电影结合的可能性。这种创新性的改编方式,为两种艺术形式的未来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正如安妮·海瑟薇在《悲惨世界》中的演唱所展现的那样,音乐剧的魅力在于其能够跨越艺术形式的界限,触动每一个观众的心灵。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