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多景楼前:四季如画的诗意生活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多景楼前:四季如画的诗意生活

引用
腾讯
9
来源
1.
https://new.qq.com/rain/a/20240820A08WG600
2.
http://www.hb.xinhuanet.com/20240712/a2a358f2c45942b3865d254a4cfe4f4d/c.html
3.
https://www.sohu.com/a/763494903_121124384
4.
https://www.goldbooknews.com/mob/articles/detail/x5z72z$9Z
5.
https://www.qidian.com/ask/qqbpexarhbpcl
6.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316/08/32730899_1117333894.shtml
7.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921/20/76219487_1134670918.shtml
8.
https://www.xinhandan.net/cms/show-25675.html
9.
https://www2.scut.edu.cn/architecture/_t282/2023/0601/c35342a567331/page.htm

北固山巅,多景楼矗立千年,俯瞰着长江滚滚东流。这座被誉为“京口第一山”的名楼,不仅见证了三国风云与千古传说,更以其独特的园林景观和四季美景,吸引着历代文人墨客纷至沓来。

春日的多景楼,是一幅生机盎然的画卷。江边柳絮轻扬,桃花笑春风,一派“春江水暖鸭先知”的景象。唐代诗人张志和曾在此留下“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的佳句,描绘了春日多景楼的盎然生机。漫步于楼前的园林,亭台楼阁错落有致,花木扶疏,仿佛置身于人间仙境。

夏日炎炎,多景楼又展现出另一番韵味。楼前的荷塘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微风拂过,荷香四溢。宋代诗人杨万里曾在此留下“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的诗句,生动描绘了夏日多景楼的清新雅致。此时的多景楼,不仅是避暑胜地,更是文人墨客吟风弄月、品茗对弈的理想场所。

秋高气爽,多景楼被一片金黄与火红所包围。“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牧的诗句完美诠释了多景楼的秋日美景。此时的多景楼,层林尽染,江面波光粼粼,金山、焦山遥相呼应,构成一幅壮丽的山水画卷。历代文人在此登高望远,把酒临风,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

冬日的多景楼,银装素裹,别有一番风味。“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的诗句仿佛为多景楼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此时的多景楼,虽少了往日的喧嚣,却多了几分静谧与深邃。雪后的多景楼,宛如一幅水墨丹青,吸引着游客纷至沓来,感受这份难得的宁静与祥和。

多景楼的园林景观,更是令人流连忘返。亭台楼阁、山水相依,构成了一幅完美的园林画卷。宋代园林建筑的精妙之处,在这里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楼前的荷塘、假山、竹林,与远处的长江、金山、焦山相映成趣,营造出一种“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的意境。

漫步于多景楼的园林中,仿佛穿越回了宋代。亭台楼阁错落有致,山水相依,构成了一幅完美的园林画卷。宋代园林建筑的精妙之处,在这里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楼前的荷塘、假山、竹林,与远处的长江、金山、焦山相映成趣,营造出一种“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的意境。

千年来,多景楼见证了无数文人墨客的风流雅事。辛弃疾曾在此留下“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的豪迈诗句;米芾在此挥毫泼墨,留下了“云横北固楼”的佳作;王安石也曾在此驻足,留下了“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的名句。这些诗词佳作,为多景楼增添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使其成为一座精神的高地。

如今,站在多景楼上,极目远眺,长江如练,波光粼粼,金山、焦山遥相呼应,构成一幅壮丽的山水画卷。这正是多景楼得名的原因——“面面有景”,无论朝哪个方向望去,皆是美不胜收的画面。难怪宋代诗人曾赞道:“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在这里,自然之美与人文情怀完美融合,令人流连忘返。

多景楼,这座见证了千年沧桑的名楼,以其独特的四季美景和园林景观,吸引着世人的目光。它不仅是自然的馈赠,更是文化的积淀。每一次登临,都是一次心灵的洗礼,让人更加珍惜当下的美好时光。多景楼,这座承载着三国风云与千古传说的名楼,将继续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世人的目光,成为永恒的文化象征。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