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秦艽:一种具有重要药用价值的植物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秦艽:一种具有重要药用价值的植物

引用
百度
1.
https://baike.baidu.com/item/%E7%A7%A6%E8%89%BD/998049

秦艽(Gentiana macrophylla Pall.)是一种具有重要药用价值的植物,属于龙胆科龙胆属。它不仅在中国传统医学中有着悠久的应用历史,而且在现代也被广泛研究和利用。本文将详细介绍秦艽的植物学特征、生态习性、栽培技术及其药用价值。

植物学史

秦艽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名医别录》称:“今出甘松、龙洞、蚕跤(今四川、陕西)”。李时珍曰:“秦艽出秦中,以根作罗纹交纠者,故名秦艽、秦乳”。

形态特征

秦艽是多年生草本植物,高30-60厘米,全株光滑无毛,基部被枯存的纤维状叶鞘包裹。

须根多条,扭结或粘结成一个圆柱形的根。

枝少数丛生,直立或斜升,黄绿色或有时上部带紫红色,近圆形。

莲座丛叶卵状椭圆形或狭椭圆形,长6-28厘米,宽2.5-6厘米,先端钝或急尖,基部渐狭,边缘平滑,叶脉5-7条,在两面均明显,并在下面突起,叶柄宽,长3-5厘米,包被于枯存的纤维状叶鞘中;茎生叶椭圆状披针形或狭椭圆形,长4.5-15厘米,宽1.2-3.5厘米,先端钝或急尖,基部钝,边缘平滑,叶脉3-5条,在两面均明显,并在下面突起,无叶柄至叶柄长达4厘米。


秦艽叶片

花多数,无花梗,簇生枝顶呈头状或腋生作轮状;花萼筒膜质,黄绿色或有时带紫色,长(3)7-9毫米,一侧开裂呈佛焰苞状,先端截形或圆形,萼齿4-5个,稀1-3个,甚小,锥形,长0.5-1毫米;花冠筒部黄绿色,冠澹蓝色或蓝紫色,壶形,长1.8-2厘米,裂片卵形或卵圆形,长3-4毫米,先端钝或钝圆,全缘,褶整齐,三角形,长1-1.5毫米或截形,全缘;雄蕊着生于冠筒中下部,整齐,花丝线状钻形,长5-6,长2-2.5毫米;子房无柄,椭圆状披针形或狭椭圆形,长9-11毫米,先端渐狭,花柱线形,连柱头长1.5-2毫米,柱头2裂,裂片矩圆形。




秦艽花朵

蒴果内藏或先端外露,卵状椭圆形,长15-17毫米。

种子

种子红褐色,有光泽,矩圆形,长1.2-1.4毫米,表面具细网纹。

分布范围

秦艽分布于中国、俄罗斯及蒙古;在中国分布于新疆、宁夏、陕西、山西、河北、内蒙古及东北地区。

生态习性

秦艽生于海拔400-2400米的河滩、路旁、水沟边、山坡草地、草甸、林下及林缘。喜湿润、凉爽气候,耐寒。怕积水,忌强光。适宜在土层深厚、肥沃的壤土或砂壤土生长;积水涝洼盐碱地不宜生长。

繁殖方式

自然繁殖

秦艽属植物的花具有雌雄异熟和雌雄异位的特征,异株、异花亲和,同株自交亲和,但单花必须依赖传粉媒介才能授粉结实。

野生秦艽主要靠种子紧殖。由于种子十分细小,千粒重仅有0.18g,发芽出苗较困难。种子借风力散播到附近的土壤中,遇到适宜的温度后萌发出苗。

人工繁殖

播种繁殖

用种子繁殖分为春播和夏播,需选取饱满成熟种子,早春在整好的地上开沟后进行条播或穴播,将种子均匀撒入沟内,覆土并略加镇压,有条件的地区可覆盖草来保墒遮荫以促种子萌发,从播种到种子发芽需一定时间。

育苗繁殖

移栽分春栽与秋栽,常选二年生苗,春栽在4月上旬、秋栽于10月中旬进行。移栽前大田要深耕细耙、施基肥,按一定行株距移栽,将苗垂直放于沟内,边栽边移,覆土压实让根与土壤充分接触,定植后及时灌水、除草,春栽次年(秋栽第三年)早春追施磷酸二铵。不知道这个概括能不能满足你的需求,如果还需要修改,欢迎继续向我提出。

分株繁殖

可在春、秋两季进行,春季芽萌动前挖出根,分成带1-2个芽的小簇,按一定行距栽植,穴深依根系大小而定,根芽覆3厘米左右,栽后浇水,要保证合适密度。

栽培技术

选地


秦艽

选择远离公路200米以外、远离住宅区及有污染的场所;靠近水源、平地或缓坡地;土质以沙壤土、森林腐殖土、棕壤土为宜,要求土层深厚、土质肥沃、疏松、湿润,土壤pH为5.5-6.5。前茬作物以豆科、玉米等为宜。

整地

播种或移栽的前一年秋天整地,整地前先施入腐熟有机肥3000-5000千克/亩,深翻20厘米,耙碎,土、肥均匀混合,做宽1.2-1.5米、高20厘米的畦;作业道宽50厘米。畦土要求疏松、细碎、无树根、草根、石块等杂物。

种子处理

用当年新种子1.50-2千克/亩和细砂10千克/亩,用手揉搓,通过砂子和种皮摩擦,破坏种皮表面保护层,以利发芽。

播种

秋播或春播。秋播在10月上旬至封冻前进行,春播在4月上旬、地面无雪、土壤解冻3-5厘米时进行。播种可采取撒播和条播的方法,在床上开沟,沟宽10厘米,深3-5厘米,沟距20厘米。每亩用种量500-750克,播种后畦面覆松针或稻草,厚度1-2厘米。苗高6-9厘米时间苗,株距9厘米左右,不宜移栽。

苗期管理

播种后至出苗前要经常浇水,使表土层保持湿润状态。以90%敌百虫或乐果15倍液拌麦麸堆在畦四周边,诱杀蝼蛄。当幼苗长到2对真叶时去掉一半左右覆盖物,4片真叶时再去掉全部稻草或松针,干旱、高温天气可迟些撤除覆盖物,以利保墒。要及时除草,保持田间无杂草。当气温较高、土壤20厘米以下出现干土层时进行浇灌,最好采用滴灌。

采收加工

播种后3-5年采收。秋季地上部枯萎时采挖。采收后用清水洗净,晾至半干,切去芦头,再晾至全干。

病虫防治

秦艽主要病害为叶斑病,患病时叶片出现棕褐色圆形或椭圆形病斑。

防治方法:播种前进行种子消毒;及时发现和控制病株,搞好田间卫生。6月上、中旬用65%代森锰锌400-500倍液,每7-10天喷1次,6月中旬至10月用300倍液代森锰锌,每7天喷1次。

近种区别

秦艽 龙胆
莲座丛叶卵状椭圆形或窄椭圆形,长6-28厘米,叶柄宽,长3-5厘米;茎生叶椭圆状披针形或窄椭圆形,长4.5-15厘米,无叶柄或柄长达4厘米。 花枝单生,棱被乳突;枝下部叶淡紫红色,鳞形,长4-6毫米,中部以下连成筒状抱茎;中上部叶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2-7厘米,上面密被细乳突。
种子具细网纹。 种子具粗网纹,两端具翅。
秦艽 龙胆

下级分类

大花秦艽(Gentiana macrophylla Pall. var.fetissowii(Reel et Winkl.) Ma et K. C. Hsia)与原变种的区别是花萼长为花冠之半,长(0.7)1-1.2(1.4)厘米;花冠筒形,长2-2.5厘米。分布于中国四川、甘肃、新疆、宁夏、陕西、山西、河北、河南。生于海拔650-3700米的山坡草地、路边、河滩。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

秦艽被中国列为国家三级重点保护濒危植物。

濒危因素

随着对秦艽药用价值的深入研究,其需要量大增,市场货少价扬,并且中药市场上主要以野生货源为主,致使秦艽产区的野生秦艽被人们过分采挖及非季节性采挖,造成秦艽产量和质量急剧下降,同时也造成植被破坏、水土流失等生态环境问题。

保护措施

在野生秦艽生长的山坡草地及林缘结合“封山禁牧工程”建立自然保护区,同时根据野生秦艽自身的生长、发育和繁衍规律,遵循药材的一般采收原则,建立中药秦艽野生资源合理的、有序的、有计划的采集新秩序适时、合理、有效地采集野生秦艽资源;同时在适宜秦艽生长发育的产地进行人工补植和栽培以促进天然地道秦艽种群快速的修复与再生,结合生态建设和发展中药材产业,在当地建立道地秦艽中药材种植基地,实行规模化经营。

药用价值

性味:性微寒,味苦、辛。

功效主治:祛风湿、舒筋络,清虚热,利湿退黄;主治风湿热痹,风寒湿痹,表证夹湿等。








秦艽-药材性状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