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钢集团:科技自立自强国家队
鞍钢集团:科技自立自强国家队
11月18日,鞍山钢铁新能源建设项目连续退火产线生产的第一卷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用硅钢产品在鞍钢股份硅钢事业部成功下线,这标志着鞍钢在生产薄规格、低损耗、高磁化密度、高强高效的新能源汽车电机用硅钢产品上实现历史性突破,跻身行业第一梯队。
作为“共和国钢铁工业长子”,鞍钢集团始终将科技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核心动力,不断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取得突破,为我国从“钢铁大国”迈向“钢铁强国”贡献了重要力量。
创新驱动,布局未来
鞍钢集团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聚焦国家重大需求和行业前沿技术,持续加大科研投入,优化创新体系,形成了从基础研究到产业化应用的完整创新链条。集团建立了多个国家级和省级研发平台,与众多高校和科研机构开展深度合作,构建了开放协同的创新生态。
关键技术突破,引领行业发展
在增材制造领域,鞍钢集团成功开发出6类12种高品质铁基金属粉末,产品性能达到产业领先水平。其中,D50≤28μm、全氧T.O≤0.013%、非金属夹杂物粒径≤18μm等关键指标均处于行业前列。这些粉末已成功应用于大型农机关键部件的增材强化,实现了进口替代。
在新能源材料领域,鞍钢集团新能源建设项目采用国际先进的退火炉微张力控制、涂层炉漂浮器技术,主体退火炉、三辊涂层机等关键设备进口,产线智能化控制水平高,满足新能源汽车用钢的特定工艺要求。投产后填补鞍钢生产0.10-0.15mm规格产品空白,实现新能源硅钢品种全覆盖。产品电磁性能、机械性能、实物质量达行业领先水平。
在特种材料领域,鞍钢集团成功攻克金属钛及钛合金宽厚钢板轧制技术,解决了钛合金钢板生产过程中的变形及裂纹等难题。这一突破不仅填补了国内空白,也为我国航空航天、核工业等领域提供了关键材料支撑。
重大工程支撑,彰显央企担当
鞍钢集团积极参与国家重大工程建设,为多个重点项目提供关键材料和技术支持。在“双核”战略指导下,鞍钢集团推进多个重点项目,如徐家铁矿工程等。徐家铁矿矿区面积3.5平方公里,探明铁矿资源储量2.1亿吨,品位29.2%。该工程建设工期5年,投产后年产铁矿石530万吨、铁精矿175万吨,被列入辽宁省重点铁矿项目、本溪市工业“十四五”发展规划及本钢“十四五”规划重点建设项目,并作为本钢“三个一批”项目中的“实施一批”项目纳入企业实现“十五五”铁精矿目标的重要采选支撑项目。
科研投入与专利成果
鞍钢集团持续加大科研投入,与多家单位合作开展技术攻关,形成多项核心专利技术。2023年,上海核工院发明专利申请量同比增长44%,PCT专利授权5项,发明专利授权量达69件。建设全国首个核电知识产权运营中心,与13家单位签署知识产权运营合作协议,集中许可专利达110余件。
鞍钢集团在科技创新方面的成就,充分展现了其作为“科技自立自强国家队”的责任与担当。未来,鞍钢集团将继续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瞄准世界科技前沿,为我国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和制造强国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