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福建海洋文化探寻:韵味深处的情感共鸣与传承之思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福建海洋文化探寻:韵味深处的情感共鸣与传承之思

引用
中文国际
1.
https://caijing.chinadaily.com.cn/a/202501/25/WS67945affa310be53ce3f36a7.html

福建,这片被海洋深情环绕的土地,承载着丰富而深厚的海洋文化底蕴。近日,一支充满活力与求知欲的实践团队踏上了福建这片被海洋深情拥抱的土地,开启了一场为期七日的福建海洋文化深度探寻之旅,从福州三坊七巷到平潭岛,从连江黄岐半岛到马尾闽安古镇,一路追寻着海洋文化的足迹,领略海洋文化的独特魅力,感受其深厚底蕴,传承文化瑰宝。

初遇福州,文化交融的起点

旅程伊始,实践团队来到了福州三坊七巷瑞来春堂。队员们交流了对蔡崇达长篇小说《命运》的读书心得。这部以闽南沿海乡镇为背景的作品,仿佛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通往福建海洋文化世界的大门,书中所描绘的闽南地区独特的海洋风情和人物命运,让团队成员提前感受到了海洋文化对这片土地的深远影响。

紧接着,在瑞来春堂门口开展的春节水产品质量安全宣传活动,让团队看到了福建人对海洋资源的重视与利用。通过发放宣传图册和现场讲解,团队成员向来往行人普及水产品食用安全知识,同时也感受到了福建在海洋经济发展中对质量与安全的坚守。而文明城市创建志愿服务宣传活动,更是让团队体会到福建人民在传承海洋文化的同时,也在积极弘扬文明新风,将海洋的包容与开放精神融入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实践队员在瑞来春堂门口发放宣传图册

下午,团队踏入福建闽江河口湿地自然保护区,这里宛如一个生态宝藏,向团队展示了福建在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卓越成就。“申遗”与生态修复、海洋经济发展在这里完美融合,让团队成员深刻领悟到人与海洋共生共荣的真谛。漫步在湿地之中,看着珍稀鸟类在湿地嬉戏,感受着海风轻抚脸庞,那一刻,团队成员意识到海洋不仅是福建发展的资源宝库,更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保护海洋生态环境,是我们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连江之行,民俗与经济的双重探索

第二天,团队来到了连江黄岐半岛。拜访海神头像制作者林前尊师傅。在他的工作室里,团队成员看到了一个个栩栩如生的海神头像,林师傅向团队讲述了“游海神”民俗活动背后的故事。这一民俗活动,是渔民们对海神的敬畏与感恩,也是他们在与海洋长期相处中形成的独特精神寄托。这种信仰,如同海洋上的指南针,指引着人们在茫茫大海中前行,也凝聚着邻里间守望相助的深厚情谊。通过这次拜访,团队深切感受到海洋文化在福建人民精神世界中的重要地位,它不仅仅是一种传统习俗,更是一种深入骨髓的情感纽带和精神支柱。

下午,参观鱼丸加工厂则让团队领略了福建海洋经济的另一番风采。在生产流水线旁,团队成员亲身体验了鱼丸的制作过程,了解到这种福州特色食品背后的制作工艺和文化内涵。随后开展的“推动互联网 +,促进海洋经济发展”主题活动,更是让团队看到了福建在新时代背景下,积极探索海洋经济发展新模式的决心与活力。帮助村民熟悉手机软件运用,尝试开设直播搭建电商平台,促进数字农村建设,这些举措不仅为当地海洋经济注入了新的动力,也让团队感受到了科技与海洋文化融合所带来的无限可能。

马尾记忆,船政文化的辉煌与传承

第三天,团队来到了连江琯头粗芦岛,参观造船厂。站在船厂之中,看着一艘艘巨轮在工人们的手中逐渐成型,团队不禁感叹福建造船业的蓬勃发展。远眺五虎礁,那独特的自然风光与繁忙的造船景象相互映衬,让团队深刻体会到福建海洋文化中拼搏进取的精神传承。

下午,抵达马尾亭江闽安古镇,仿佛穿越回了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时光。参观郑和下西洋的避风港——刑港码头,团队感悟到了福建在古代航海史上的重要地位和辉煌成就。沿着古镇的街道前行,闽安巡检司衙门、虎头山戍台清军义冢、闽安水师左右营等历史遗迹映入眼帘,这些遗迹无声地诉说着当年海防重镇的军事和社会生活,让团队对福建海洋文化中的航海文化和海防文化有了更加直观而深刻的认识。


闽安古镇

第四天,在马尾,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成为了团队探寻船政文化的重要窗口。馆内丰富的船政遗址和史料,生动地展现了福建在近代中国船政文化、工业制造、国防建设等方面的卓越贡献。从船政文化所蕴含的自强、爱国、开放、创新精神中,团队看到了福建因海而兴的历史脉络,也明白了这种精神在推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所起到的灯塔作用。登临罗星塔,当年的商旅融通、频繁的文化交往仿佛就在眼前,这座灯塔见证了福建海洋文化的繁荣与交流,也让团队对福建在中外文化交流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有了更深的理解。


实践队在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合影

长乐与平潭,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延续

第五天,团队来到长乐,参观郑和下西洋舟师驻泊地和开洋点——长乐太平港,再次感受到了福建海洋文化的开放和包容特点。这里曾是郑和船队扬帆起航的地方,承载着无数的历史记忆和文化传承。下午,九头马民居建筑群和郑和石雕像让团队领略了当地木雕、石刻艺术的精湛技艺和观赏价值,这些不仅是福建海洋文化的物质载体,更是闽越文化传承与发扬的生动见证。通过开展“绿色‘益’步”活动,清理景区垃圾,团队成员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对海洋文化生态环境的保护。

第六天,平潭岛成为了团队探索的重点。上午参观平潭壳丘头遗址,让团队认识到福建海洋文化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这里在东南亚及周边地区的文化交流与传播中具有重要地位。平潭贝雕展馆则向团队展示了福建海洋文化中的创新精神,贝雕制作工艺的独特之处,让团队看到了福建人民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发展的智慧与才华。下午体验平潭岛“岁饭”习俗,那融合了中原遗风和海洋文化的传统美食,让团队在舌尖上品味到了福建海洋文化的独特韵味。学习别具海岛韵味的东山歌册,悠扬的旋律和富有海岛特色的歌词,仿佛是海洋的歌声,传唱着福建人民的喜怒哀乐,承载着他们对海洋的深情眷恋和对生活的热爱,让团队陶醉在这片海洋文化的艺术海洋中。

收官福州,文化自信的巩固与展望

第七天,团队再次回到福州三坊七巷,参观福州市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的《海丝门户有福之州——福州“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专题展》以及福建民俗博物馆、天后宫、沈葆桢故居。这些地方让团队深入了解了福建海洋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海丝文化及船政文化,它们相互交融,形成了强大的文化共鸣,进一步巩固了团队的文化自信。


实践队参观海上丝绸之路展示馆

在整个实践过程中,团队通过参观、体验、调研等多种方式,从春节民俗、历史遗迹、信仰艺术以及海洋生态等多个维度,深入体验了福建海洋文化的博大精深。福建海洋文化,是福建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海洋文化的瑰宝,它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滋养着这片土地上的每一个人。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团队成员应当成为福建海洋文化的传承者和弘扬者。团队可以通过社交媒体、文化活动等多种方式,将福建海洋文化的魅力传播给更多的人,让更多人了解福建海洋文化的独特价值。同时,团队成员也要积极参与海洋保护行动,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为福建海洋文化的可持续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这场福建海洋文化探寻之旅,如同一把钥匙,开启了团队对福建海洋文化认知的大门,让团队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团队相信,在青年一代的努力下,福建海洋文化必将源远流长,生生不息,在新时代绽放更加耀眼的光芒,让海洋与福建这片土地永远同生共荣。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