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科技赋能天津文旅融合创新
艺术科技赋能天津文旅融合创新
2024年12月30日,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在天津发生——全国首个人工智能艺术学院在天津美术学院揭牌成立。这所学院的成立,不仅标志着天津在艺术科技领域迈出了重要一步,更为全市乃至全国的艺术教育开启了新的篇章。
科技赋能文旅,创新演绎传统文化
今年春节假期,天津河北区以“文化赋能创意新、民俗传承年味浓、科技融合时尚潮、多元场景促消费”为核心,推出了一系列特色文旅活动,成功吸引了大量市民和游客。这些活动充分展现了传统与现代交织的津味年俗魅力,使河北区成为京津冀地区春节旅游的热门目的地之一。
在河北区的威尼斯广场,一场别开生面的“AI智能创作春联及机器人书写福字”活动吸引了众多市民驻足观看。这场活动由天津美院设计团队与机器人协同完成,不仅展示了人工智能在艺术创作领域的应用,更让传统春节文化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在北宁公园举办的“儿时的春节”老照片AI复原展同样引人注目。通过人工智能技术,一张张泛黄的老照片被重新修复和还原,让游客仿佛穿越时空,重温过去的春节记忆。这种科技与文化的完美融合,不仅吸引了不同年龄段的游客,更引发了跨世代的共鸣。
在天津意风区的巴布布滑冰场,科技与艺术的结合更是达到了新的高度。滑冰场运用数字影像技术,将意大利经典场景融入冰雪世界,打造出一个梦幻般的冰雪童话世界。这种创新的体验方式不仅吸引了众多亲子家庭前来打卡,更为传统冰雪运动注入了新的活力。
政策引领,打造数字文化产业新高地
天津市政协委员、天津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副研究员张雪筠建议,应加快发展数字文化产业,打造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的新引擎,为天津经济注入新动能。她提出,天津应充分利用自身丰富的文化资源和科技实力,建立文化大数据体系,搭建文化与科技协同创新平台,推动VR、AR等技术在公共文化服务和全域旅游中的应用。
同时,张雪筠还建议与高校和职业院校合作开设相关课程,培养既懂文化又懂技术的复合型人才。这些政策建议为天津的艺术科技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相关产业的蓬勃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创新驱动,艺术科技激发消费新活力
近期在天津举办的各类文化活动,充分展现了艺术科技对消费的带动作用。例如,天津音插手城市印象插画展不仅展示了独具匠心的插画作品,还推出了打卡送糖画的互动活动,吸引了大量市民和游客参与。这种将艺术欣赏与消费体验相结合的方式,不仅提升了展览的吸引力,也有效促进了文化消费。
此外,各类文化演出活动也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从沉浸式戏剧《寻找夜明珠》到天实景相声剧场,从鼓楼相声茶馆到西岸相声剧场,从滨江道步行街脱口秀到黄崖关长城庙会,从滨海萌次元游戏动漫展到津湾大剧院儿童剧,各类文化演出活动精彩纷呈,为市民和游客提供了丰富的文化选择。
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市民的文化生活,更为天津的文旅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据统计,2024中国文化旅游产业博览会期间,汇聚了2000余家文旅企业参展,现场打造了沉浸式体验空间、智慧旅游、户外装备等体验式文旅场景,展现了我国文旅产业的发展活力。
展望未来,艺术科技助力城市新发展
天津在艺术科技领域的探索和实践,不仅为城市文化发展开辟了新路径,更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动力。随着人工智能艺术学院的成立,可以预见未来将有更多具有国际视野、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新型艺术人才从这里走出,为天津的艺术科技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持。
同时,随着各类艺术科技项目的持续推进和相关政策的不断完善,艺术科技必将在推动天津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天津正以开放的姿态,拥抱艺术科技带来的新机遇,为城市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