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从“东方红一号”到神舟十八号——看航空航天发展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从“东方红一号”到神舟十八号——看航空航天发展

引用
中国科技网
1.
https://www.stdaily.com/web/gdxw/2024-09/11/content_227511.html

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让全世界“听见了”《东方红》的旋律,听见中国和平利用太空的声音。中国人探索宇宙奥秘、和平利用太空、造福人类的序幕从此拉开。

1975年11月26日,中国第一颗返回式卫星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在轨运行3天后,回收舱成功返回地面,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卫星回收技术的国家。

1999年11月20日,中国第一艘载人航天实验飞船神舟一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完成空间飞行试验之后,在内蒙古中部地区成功着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首次飞行实验成功。

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飞船成功发射,杨利伟搭乘神舟五号飞船在轨飞行14圈,历时21小时23分,完成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发射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2005年10月12日至17日,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乘神舟六号载人飞船成功进行了我国第二次载人航天飞行,历时115小时33分,实现了多人多天飞行。

2007年10月24日,中国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发射成功。2008年11月12日,由嫦娥一号拍摄数据制作完成的“中国第一幅全月球影像图”公布。


2008年9月25日,神舟七号飞天,航天员乘组指令长翟志刚在太空成功实施出舱活动,顺利完成中国航天员第一次空间出舱,这标志着中国突破和掌握出舱活动相关技术。

2011年11月3日和14日,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进行了两次空间无人自动交会对接,突破和掌握了自动交会对接技术。

2012年6月16日,航天员乘组景海鹏、刘旺、刘洋乘神舟九号载人飞船执行我国首次载人交会对接任务,刘洋也是我国首位进入太空的女航天员。2012年6月24日,神舟九号航天员成功驾驶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对接,这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完整掌握空间交会对接技术的国家。

2012年12月27日,中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启动区域性正式服务。神舟十号飞船于2013年6月11日发射升空,在轨飞行期间,神舟十号与天宫一号进行了一次自动交会对接和一次手控交会对接。航天员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在天宫一号开展了一系列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并首次向全国青少年进行太空授课。

2013年12月2日,嫦娥三号发射成功。2013年12月14日,嫦娥三号探测器成功着陆在月球虹湾区地区,中国航天器首次在地外天体实现软着陆。

2016年9月15日,中国首个真正意义上的空间实验室“天宫二号”飞向太空。2016年11月3日,我国最大推力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征五号发射成功,此次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运载火箭实现升级换代,运载能力进入国际先进行列。

2017年4月20日,中国首艘货运飞船天舟一号发射成功,并与天宫二号成功交会对接。

2020年6月23日,我国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最后一颗组网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2020年7月31日,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全面建成并开通服务,标志着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拥有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

2020年7月23日,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升空,正式开启了中国人自主探测火星之旅。


2021年4月29日,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在我国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空间站建造进入全面实施阶段。

2021年6月17日,搭载着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3名航天员的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并与天和核心舱完成自主快速交会对接,3名航天员先后进入天和核心舱,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

2022年5月10日,天舟四号货运飞船成功发射,在历经数小时的飞行后,天舟四号顺利完成与空间站核心舱后向对接,标志着中国空间站正式开启全面建造。

2022年7月24日,中国空间站首个科学实验舱问天实验舱发射成功。2022年10月31日,中国空间站第三个阶段梦天实验舱发射成功。2022年11月3日,空间站梦天实验舱顺利完成转位,标志着中国空间站“T”字基本构型在轨组装完成,向着建成空间站的目标迈出了关键一步。



2024年6月25日14时7分,嫦娥六号携带月球背面样品成功返回地球。从嫦娥一号拍摄的全月球影像图,嫦娥二号首次实现我国对小行星的飞跃探测,嫦娥三号成功实现落月梦想,到嫦娥四号实现人类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嫦娥五号实现中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中国探月的脚步迈向更远、愈发坚实。


此刻,神舟十八号乘组仍在中国空间站忙碌着。“神舟”巡天、“嫦娥”奔月,“北斗”指路、“天问”问天,“天宫”览胜、“祝融”探火……一个个饱含中华民族深厚文化底蕴与文化传承的任务,一次次展示着中国航天勇攀科技高峰的探索成就。


从“东方红一号”到神舟十八号,几十年间,中国航天人自力更生、自主创新,一步一脚印,创造出累累硕果。

揽月九天,探手摘星。新中国航天事业开拓者通过筚路蓝缕的探索、自强不息的努力、开拓进取的钻研,实打实地谱写了探索星辰大海的现实主义壮丽诗篇。

人类在浩瀚的宇宙面前是渺小的,但人类的探索精神是伟大的。中国航天人将飞越星辰大海,向宇宙更深处不懈追寻。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