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其林指南助力厦门小吃品牌化:34家餐厅入选,闽菜文化扬帆远航
米其林指南助力厦门小吃品牌化:34家餐厅入选,闽菜文化扬帆远航
12月3日,首版福建省米其林指南在厦门盛大发布,向全球美食爱好者推荐了福州、厦门和泉州三地共69家餐厅。其中,厦门以34家餐厅入选的亮眼成绩,展现了这座海滨城市的餐饮实力。这一国际美食权威的认可,不仅提升了厦门餐饮业的知名度,更为厦门特色小吃的品牌化之路注入了新的动力。
政策引领,品牌化发展步入快车道
近年来,厦门市政府高度重视餐饮业的发展,将其作为消费惠民生、稳就业的重要领域。据统计,目前厦门共有餐饮企业超4600家,门店近5万家,餐饮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为推动餐饮业高质量发展,厦门市政府出台《厦门市加快新闽菜创新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推出12条创新举措。其中明确提出要推动厦门闽菜餐厅参与“中华老字号”“米其林”“黑珍珠”“金梧桐”等评选,打造特色餐饮品牌矩阵。
在政策的引导下,厦门餐饮业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繁荣景象。不仅闽菜作为本地特色菜系占据重要地位,川菜、粤菜、潮州菜等各地菜系也纷纷在厦门落地生根,为消费者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
米其林指南助力,厦门小吃闪耀国际
在首版福建米其林指南中,厦门共有3家餐厅获评米其林一星,26家餐厅入选必比登推介榜单。这些荣誉的获得,不仅体现了厦门餐饮业的高品质,更为厦门小吃走向世界搭建了新的平台。
米其林指南国际总监格温达·普勒内克表示:“福建菜结合不同地区的烹饪风格,展现独特风味,这张全新榜单,是对福建美食传统和文化的致敬。”他同时指出,米其林指南的发布将发挥磁吸作用,吸引更多世界各地的米其林餐厅来厦拓展市场。
非遗传承,传统小吃焕发新生机
厦门小吃不仅在品牌化道路上快速前进,更在非遗保护和传承方面取得显著成效。沙茶面、土笋冻、炸枣等特色小吃被列入非遗名录,通过标准化生产和品牌化运营,逐步走向全国市场。
厦门市餐饮行业协会秘书长曾升表示,未来将充分挖掘同安封肉、炸枣等非遗元素,形成标准保护传承,推动这些特色美食走向全国乃至海外市场。宴遇·福建荟馆店长林湧封认为,闽菜作为中国八大菜系之一,凭借山海交融的独特地理位置,融合各地烹饪技巧精髓,展现了丰富的风味体系。
展望未来,闽菜文化扬帆远航
随着消费需求升级和餐饮产业竞争加剧,厦门小吃的品牌化发展正迎来新的机遇。厦门市政府在《厦门市关于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中明确提出,将支持餐饮企业提档升级,打造特色鲜明的餐饮品牌,逐步形成名菜、名小吃、名店、名厨集群。
同时,厦门还鼓励餐饮企业“走出去”,在市外或境外开设连锁门店。目前,越来越多的厦门餐饮企业如宴遇、闽和南、临家闽南菜等已成功在外地开设分店,将闽菜文化带到五湖四海。
可以预见,在政府政策的引导下,在米其林指南等国际权威的认可下,在非遗保护和传承的助力下,厦门特色小吃的品牌化之路必将越走越宽广,闽菜文化也将以其独特的魅力,赢得更多国内外食客的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