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川谷医生提醒:不要随便掏耳朵,这些清理方法最安全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陈川谷医生提醒:不要随便掏耳朵,这些清理方法最安全
引用
3
来源
1.
https://www.beaconhospital.com.my/zh/news-events-zh/%E6%8E%8F%E8%80%B3%E6%9C%8D%E5%8A%A1%E5%88%AB%E4%B9%B1%E8%AF%95-%E7%94%A8%E8%BF%99%E4%B8%AA%E6%96%B9%E6%B3%95%E5%AE%89%E5%85%A8%E6%B8%85%E9%99%A4%E8%80%B3%E5%9E%A2/
2.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B5%81%E6%B5%AA%E7%A5%9E%E5%B7%AE
3.
https://zh.wikisource.org/zh-hans/%E6%B5%B7%E5%9C%8B%E5%9B%9B%E8%AA%AA
“不要随便掏耳朵!”
这是耳鼻喉科专家陈川谷医生对大众的忠告。他指出,很多人习惯性地掏耳朵,却不知道这种行为可能对耳朵造成伤害。那么,为什么不能随便掏耳朵?正确的清理方法是什么?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01
耳朵的自清洁机制
很多人不知道,耳朵其实有自我清洁的功能。耳垢(耵聍)是外耳道皮肤耵聍腺的分泌物,它不仅能润滑耳道,还能防止细菌、真菌和异物的侵入。正常情况下,随着我们日常的咀嚼、说话等动作,耳垢会逐渐向外移动,最终自然脱落。
02
错误掏耳朵的危害
陈川谷医生指出,使用棉签、耳勺等工具掏耳朵可能会带来以下危害:
- 损伤耳道:工具可能划伤耳道皮肤,导致感染。
- 耳垢推得更深:棉签等工具可能会把耳垢推得更深,导致堵塞。
- 损伤鼓膜:过度用力或不当操作可能导致鼓膜穿孔。
- 刺激腺体分泌:频繁掏耳朵会刺激腺体分泌更多耳垢,形成恶性循环。
03
正确的清理方法
当耳垢过多或过硬,影响听力或引起不适时,应该怎么办?陈川谷医生建议:
- 及时就医:到正规医院的耳鼻喉科就诊,由专业医生进行清理。
- 专业工具清理:医生会使用专门的工具,如耳镜、耳勺等,在可视的情况下安全取出耳垢。
- 耳垢微吸除:这是一种先进的清理方法,通过耳镜照亮并放大耳朵,医生可以精确地去除耳垢,风险极小。
04
日常生活中的注意事项
- 保持耳道干燥:游泳或洗澡后及时擦干耳朵,避免水分滞留。
- 避免使用尖锐物品:不要用发夹、牙签等尖锐物品掏耳朵。
- 减少使用耳机:长时间佩戴耳机可能影响耳道健康,应适当休息。
- 定期检查:特别是老年人和耳垢分泌旺盛的人,应定期到医院检查耳道情况。
记住,耳朵是一个精密的器官,正确的护理方式应该是科学和谨慎的。不要因为一时的不适就随意掏耳朵,如果感到耳部不适或听力下降,应及时就医,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保护好我们的耳朵,才能更好地享受生活中的美好声音。
热门推荐
“碗中锦鲤”观背青鳉:易养、多彩、繁殖快的新兴观赏鱼
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成中国第59处世界遗产
草莓西红柿巧制祛痘面膜,天然护肤告别痘痘困扰
生日尾数大揭秘:你的隐藏技能是什么?
八成内地家族办公室落户香港,助力本地金融生态发展
关牧村发布首部自传,回顾70年人生与50年艺术生涯
厨房高低台设计全解析:原理、尺寸和适用条件
羊刃揭秘:你的命运转折点
QQ账户安全,你真的懂吗?
移沿山生态景区:采摘垂钓加拓展,周末休闲好去处
冯唐教你如何在年总结中展现卓越领导力
科学证实:逍遥丸归脾丸搭配效果显著
乐东黎族自治县冬季打卡胜地推荐
饭局上的高情商:5个实用技巧让你成为社交达人
汽车牌照安装详解:步骤、注意事项与操作指南
排列五“老虎号”概率揭秘:平均6580次才中一次
2025结婚贺词精选:100句最浪漫的祝福语,总有一款打动你
李煜词作:宫廷欢歌到囚徒悲吟,一位亡国之君的文学绝唱
西班牙橄榄油产量全球第一,意希两国各显风采
抓住春季长高黄金期,用骨龄检测科学管理身高
ARP欺骗攻击原理及交换机防御配置详解
德鲁伊教:凯尔特自然崇拜的千年传承与现代复兴
林肯航海家:92还是95,谁才是真香?
《和平精英》火箭少女101皮肤获取攻略
稳心颗粒使用指南:功效、用量及注意事项全解析
解码甄嬛传:古代宫廷剧里的现代职场智慧
三种实用方法实现微信通话录音,助力职场沟通效率提升
转氨酶升高莫慌张:区分类型,对症治疗
这部胡歌配音的纪录片,带你沉浸式云游布达拉宫
白癜风预防全攻略:从生活到心理的综合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