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自动驾驶公交来了!你准备好体验了吗?
上海自动驾驶公交来了!你准备好体验了吗?
上海中心城区即将迎来自动驾驶公交试点,71路公交车或将成为首个试点线路。这一举措标志着中国在自动驾驶商业化探索上又迈出了重要一步。
上海71路公交车的自动驾驶试点方案
在北上广城市快速路的限时段公交车道,智能驾驶系统如何能像人类一样,限制的时间段避开,非限制时段高效利用?在过去,AI系统会严格按照人类写好的规则驾驶。但现在,端到端自动驾驶模型的范式之下,手写规则的方法开始被剔除,意味着AI系统需要自己去学习“限时公交车道”的特殊路况和场景,这需要时间,也可能短期内无法直接满足需求。
以上海71路公交车为例,该线路的自动驾驶系统目前主要依靠历史经验进行决策。系统会根据历史数据判断公交车道的使用情况,如果检测到其他车辆进入公交车道,它也会跟随进入;如果一直没有车辆进入,则不会冒险尝试。这种基于历史经验的决策方式虽然简单,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为了提高系统的准确性和安全性,下一步将加入文字识别功能,使系统能够直接识别公交车道的标志和时间限制。这将是一个重要的技术突破,因为文字识别能力的加入将大大增强系统的环境理解能力,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复杂的城市交通环境。
商业化运营现状与未来规划
上海在自动驾驶公交领域的布局不仅限于71路一条线路。根据《上海市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十四五”规划》,上海将推动自动驾驶车路协同系统。研发人-车-路系统多粒度交互感知技术、智能决策控制技术和信息物理系统架构,完善“跨芯片模组、跨终端、跨整车、跨安全平台”一体化感知通信装备的研发和产业链搭建,构建支撑自动驾驶与智能网联的区域道路交通5G运行环境,解决人工驾驶与自动驾驶的混行难题,促进自动驾驶车路协同测试标准和技术规范的构建及推广。
根据规划,到2025年,上海将建成超过800公里的智慧高速公路和智慧城市道路(含快速路),以及超过500个智慧路口,将为自动驾驶车辆提供更加安全、高效和智能的行驶环境。此外,上海还发布了《智慧道路建设技术指南》,为智慧道路的有序建设和推广提供了技术依据和参考。
政府支持是上海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上海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针对性的政策法规,形成行业标准,引导相关企业有序开展技术研发,并为市场拓展指引方向。2021年,上海市政府发布了《上海市加快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发展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到2025年,具备L2级和L3级自动驾驶功能的汽车占新车生产比例将超过70%,同时初步实现L4级及以上高度自动驾驶功能的汽车在特定场景下的商业化应用。该方案为上海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
挑战与机遇
尽管上海在自动驾驶公交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但仍面临一些挑战。首先是技术层面,虽然端到端自动驾驶模型显示出了强大的潜力,但在实际应用中仍需解决许多技术难题,如复杂场景下的决策、多传感器融合、系统稳定性和可靠性等。其次是法规体系的完善,目前自动驾驶公交仍处于示范运营阶段,尚未实现完全无人的商业化运行,这需要监管部门与行业一道,在产品准入、安全评价、测试认证等方面,在制定标准体系共同努力。
然而,这些挑战并未阻碍上海在自动驾驶公交领域的领先地位。上海不仅在技术上持续领跑,更在商业化运营模式上积极探索。通过与武汉、鄂州等地的合作,上海正在推动更大范围内的互联互通,为未来更大规模的自动驾驶公交网络奠定基础。
展望未来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法规的逐步完善,上海的自动驾驶公交有望在未来几年内实现更大规模的商业化运营。这不仅将为市民提供更加便捷、安全的出行选择,也将为城市交通管理带来革命性的变化。同时,上海的经验将为全国乃至全球的自动驾驶公交发展提供宝贵借鉴,推动整个行业向更智能、更环保的方向发展。
正如蔚来智能驾驶副总裁任少卿所说:“L5实现后,变革的不光是汽车、交通,还会是整个城市组织模式。”上海正在用实际行动,为这一美好愿景的实现铺平道路。让我们期待在不久的将来,自动驾驶公交能够真正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为城市交通带来革命性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