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房装修攻略详细版
老房装修攻略详细版
随着居住时间的增长,许多老房子的设施逐渐老化,需要进行改造以满足现代生活的需求。然而,老房装修不同于新房装修,需要特别注意结构安全、防水处理、水电改造等关键环节。本文将从多个方面为您详细介绍老房装修的注意事项和实用技巧。
房屋结构:安全第一
房屋结构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关键因素。常见的房屋结构包括砖混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而二三十年房龄的老房往往属于砖混结构,其横竖承重结构有所不同。在改造过程中,必须仔细审视房子的承重结构,以确保结构安全。
若不熟悉房子的承重情况,建议咨询物业、开发商或房管局,或者聘请有经验的专业人士(如设计师、装修工头等)进行现场评估。务必谨慎对待承重墙,避免不必要的破坏。
基面处理:细节决定成败
彻底拆除基面
在旧房翻新改造过程中,打拆环节至关重要。对于需要拆除的部分,如地面和墙面贴瓷砖的区域,必须确保水泥砂浆被完全清除,避免留下凸起部分。因为即便是微小的1-2厘米差距,在贴瓷砖时也可能导致最终结果缩小一圈。这样的空间差异,虽然看似微不足道,但若四周都如此,其影响就如同紧凑型轿车与中级车的差距,对于小户型而言,这种感知将变得尤为明显。
墙面基础稳固,可直接进行翻新
在旧房翻新时,评估墙面基础至关重要。若某些墙面的批荡与腻子基础状况良好,无需拆除即可进行翻新。这些墙面经过长时间的使用,并未出现开裂或空鼓现象,证明其质量可靠。若盲目拆除后重新批荡刮腻子,反而可能导致新的开裂问题,得不偿失。
水电改造:安全与便利并重
水电改造的流程包括设计水电走向、开槽、埋入管线和暗盒、电路检测与水路试压、抹平线槽以及电路面板的安装。在改造过程中,防水也是一项关键任务。特别是在厨卫和阳台等用水空间,地面、墙面和天花板的防水措施必须到位。拆开天花板后,要仔细检查是否有渗水痕迹,以便及时排查并处理漏水问题,确保新装修的房屋不会遭受水浸。
在自家装修时,务必确保厨卫和阳台的地面都涂抹好防水材料,并认真进行闭水试验。这样可以预防入住后因漏水问题而不得不拆开地板进行维修的麻烦。
外墙与窗户:防水防漏
对于那些已经历了长时间风吹日晒的老房子,其外墙很可能因老化而出现裂缝。同时,窗户边角的密封胶和批荡部分也可能出现开裂,这些都是潜在的漏水点。在装修时,这些位置都应作为重点检查对象,一旦发现漏水迹象,务必及时进行防水处理。
供水与排水:隐患排查
老房子的供水与排水管道,可能存在不小的隐患。首先,旧房的下水管可能面临管道破损、接口老化等挑战,尤其是那些采用铸铁管的老房子,在多年的侵蚀下,铁管往往会出现生锈腐蚀导致漏水的情况。
若您的老房下水管道为铁质,装修时不妨考虑加强防水措施,或直接将铁管替换为PVC材质的管道。在换管过程中,应遵循“上兜下插”的安装方法,并确保管道两端接口的密封与防水工作到位,以预防潜在的漏水问题。
卫生间布局:灵活调整
在旧房改造过程中,若计划调整卫生间的布局,例如改变马桶的位置,首要任务是确认卫生间的排水方式。同层排水系统通常配备沉池,使得排水管可以在自家沉池内灵活布置,从而允许马桶根据需求移至沉箱上的任何位置。而隔层排水系统则无沉池,这可能对卫生间布局的灵活性造成限制。
在采用隔层排水的情况下,马桶的位置改动会受到一定限制。若仅需短距离(约10cm)的移位,可以通过使用移位器来实现。而对于长距离的马桶移位需求,壁挂马桶则是一个可行的解决方案。其排污口位置设计得相对较高,从而能够实现较远的马桶移位需求。
为了确定卫生间是否具备沉池,我们可以采取一种简单的方法进行甄别。首先,拆开天花上的铝扣板或筒灯,然后用手机照亮上方空间,并测量天花板到地面的高度。接下来,将这个高度与房屋其他位置的高度进行对比。例如,如果客厅地面至天花板的高度为2.8米,而卫生间仅为2.5米,那么可以初步推断卫生间存在一个约30厘米高的沉池。
供水管问题:预防为主
尽管自来水在出厂前已通过严格处理,但长期使用的管道可能因侵蚀而积累铁锈和杂质。特别是在老房子中,这种问题更为常见,因为其水管往往使用年限较长,更易出现堵塞现象。以下是我所在小区爆管事件后,拆下水管所见的内部照片,可见其中铁锈积累严重。
许多老旧小区的供水管路依旧采用铁质材料,这种水管在长时间使用后,内部容易积累铁锈和杂质。当进行水表前后接水管操作时,需特别小心,以免不慎弄破主水管。为确保家中用水电器不受大杂质破坏,同时防止水管堵塞,推荐在老房改造时,加装前置过滤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