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塔寺修缮后重新开放,这座700年古塔再现昔日辉煌
白塔寺修缮后重新开放,这座700年古塔再现昔日辉煌
2024年12月6日,经过两年七个月的精心修缮,北京白塔寺(妙应寺)正式重新对外开放。这座始建于元朝的藏传佛教寺院,以其宏伟的白塔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再次吸引着游客纷至沓来。
白塔寺位于北京市西城区阜成门内大街171号,始建于元朝,初名“大圣寿万安寺”。寺内的白塔是中国现存年代最早、规模最大的喇嘛塔,始建于1271年,由尼泊尔工艺家阿尼哥设计建造,历经700多年沧桑。1961年,“妙应寺白塔”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此次修缮工程坚持“最小干预”的原则,采用原形制、原材料、原工艺的传统作法,真实全面地保存并延续了白塔的历史信息。修缮后的白塔寺不仅恢复了原有的历史风貌,还提升了整体的参观体验。
白塔寺的标志性建筑——白塔,高50.9米,占地810平方米。塔基为三层须弥座式,上雕有24个突起的莲花瓣组成的莲花座。塔身为覆钵体,直径18.4米,由七条铁箍紧紧束绕。塔刹座呈须弥座式,由硕大的下大上小十三重相轮托起一个直径为9.9米的巨大铜制华盖,其周边垂挂着36片带有佛字和佛像的华鬘,下面各系一个风铎。刹顶为铜质鎏金空心小型佛塔,高约5米、重约4吨。
寺院布局严谨,中轴线上依次为山门、钟鼓楼、天王殿、三世佛殿、七世佛殿、配殿,最后是塔院。塔院正中矗立着白塔,四角各有一亭,塔前有“具六神通”殿。寺内建筑错落有致,庭院宽阔,无论从哪个角度都很难看到白塔的全貌,更增添了其神秘感和庄严感。
白塔寺的重新开放,不仅为游客提供了一个参观游览的好去处,更为研究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提供了重要场所。游客可以在这里感受清静、庄重、肃穆的氛围,体验独特的道家文化气息,参与打金钱眼、摸石猴等传统祈福活动。
白塔寺的开放时间为周二至周日9:00—17:00(16:30停止售票入馆),周一闭馆。成人门票价格为20元/人。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阜成门内大街171号。
白塔寺的重新开放,不仅是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更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和发展。让我们一起走进白塔寺,感受其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文化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