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子刊揭秘:静息心率影响寿命的秘密!
Nature子刊揭秘:静息心率影响寿命的秘密!
近日,Nature子刊发表了一项重磅研究,揭示了静息心率与寿命之间的惊人关系。这项研究综合了法国、英国和美国等多个国家的队列数据,得出了一个令人震撼的结论:心率慢的人比心率快的人平均寿命长9岁。
什么是静息心率?
静息心率,顾名思义,就是在完全放松的状态下,每分钟心跳的次数。它不仅是心脏健康的晴雨表,更是整体健康状况乃至寿命长短的重要信号。
如何准确测量静息心率?
测量静息心率的最佳时机是在清晨醒来,刚刚从睡梦中醒来的时候。这时候你的身体还比较放松,心率也处于最低水平。为了更准确,建议你在床上躺着,尽量不做任何激烈的活动。这样测得的心率数据才更具参考意义。
接下来,找个舒服的姿势。可以躺着,也可以坐着,最好是放松身体,闭上眼睛,深呼吸几次,让自己完全静下来。当你感觉到心率开始平稳的时候,就可以开始测量了。
测量心率的方法有好几种,最常用的就是用手指找脉搏。找脉搏的方法很简单,通常我们可以在手腕内侧或者脖子侧面找到脉搏。用食指和中指轻轻按压,找到了脉搏后,开始计时。可以用秒表或者手机的计时功能,数15秒内的心跳次数,然后把这个数字乘以4,就得到了每分钟的心率。
当然,也可以使用一些电子设备,比如智能手表、心率监测器等。这些设备可以在你运动或者休息时实时监测你的心率,使用起来非常方便。但需要注意的是,不同设备的准确性可能会有所差异,所以在使用前最好查阅相关的使用说明,确保设备的可靠性。
心率多少才算健康?
成年人正常心率是60~100次/分钟,静息状态下可以降低到50次/分钟,男性通常比女性略慢一些。一般来说,如果静息心率在正常范围内相对较慢,说明心脏的泵血能力强、效率高,不需要快速跳动就能满足身体需求,身体状况更健康。
心率与心脏健康的关系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张海澄表示,静息心率与心脏的健康息息相关。在正常范围内心率相对较慢,说明心脏泵血能力较强、效率高,无需快速跳动来满足身体需求,身体情况更健康;反之,静息心率较高说明心脏承受了额外的压力,一直处于高负荷状态下,长此以往下去很容易有劳损,发生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也更高,与其寿命长度容易受到影响。
如何保持健康的心率?
坚持适度运动:适当进行运动可锻炼心功能,有研究发现坚持进行3个月以上的运动,可让心率下降4~5次/分钟。建议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不要勉强自己。
保持情绪稳定:情绪激动会刺激神经,进而让心跳速度加快,日常要学会情绪稳定,对心脏来说是一种保护。尤其是一些本身心脏血管有阻塞或瓣膜有问题的人,情绪更要保持稳定,否则容易诱发意外。
少吃刺激性食物:咖啡、烟酒、糖、盐等食物都容易刺激心脏导致心跳加速,日常要控制摄入量。
补充护心营养素:钾可抑制心肌兴奋性、控制心率,还有助于排出体内多余的钠元素,减轻心脏负担。含钾丰富的食物有口蘑、干竹笋、橙子、南瓜、黄豆、菌藻类以及油麦菜等。镁对心肌细胞可起到一定抑制作用,让心跳节律变慢、兴奋性减弱,有利于心脏舒张、休息,还能减少血液内的胆固醇含量,预防心血管疾病。
心率异常怎么办?
如果你发现自己的静息心率经常超过100次每分钟,或者低于60次而且伴有其他不适症状,建议去医院检查一下。这可能是身体在向你发出求救信号,别忽视了哦。
除了测量静息心率,了解心率的变化趋势也很有必要。比如,当你开始锻炼,保持规律的运动后,静息心率应该会有所下降,这说明你的心脏功能在改善,身体在变得更健康。如果发现静息心率没有变化,甚至上升,可能要考虑调整运动方式或者休息一下,给身体一个恢复的时间。
总之,静息心率不仅仅是一个数字,而是身体健康的重要信号。通过定期测量静息心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及时调整生活方式,保持身体的最佳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