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加速布局L4级自动驾驶技术,打造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城市
深圳加速布局L4级自动驾驶技术,打造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城市
2022年8月,深圳率先出台《深圳经济特区智能网联汽车管理条例》,这是我国首部规范智能网联汽车管理的法规,标志着深圳在自动驾驶领域迈出了开创性的一步。作为改革开放的窗口和科技创新的高地,深圳正以立法先行、产业布局和技术创新为驱动,加速布局L4级自动驾驶技术,致力于打造全国首个全城开放、全车型覆盖、全场景应用的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城市。
政策引领:立法先行,打造协同管理制度环境
深圳在智能网联汽车领域的布局始于前瞻性的顶层设计。2022年,《深圳市政府关于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培育发展未来产业的意见》(即“20+8”产业政策)出台,将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集群纳入重点发展范畴。2024年3月,深圳发布《关于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进一步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未来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形成“20+8”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的“2.0版本”。
在立法方面,深圳于2022年8月施行《深圳经济特区智能网联汽车管理条例》,全链条解决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准入、使用管理、事故认定等问题,开全国各城市之先河。此外,深圳还发布智能网联汽车地方标准,破解产业发展面临的路权、准入、监管难题,为商业化探索铺路。
技术创新:产业链协同,构建完整产业生态
深圳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得益于全面的产业生态。据统计,深圳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上企业超2400家,形成了从整车制造到关键零部件,再到软件算法的完整产业链。
在整车制造领域,以行业领军者比亚迪为代表,其市场表现尤为强劲;感知传感器领域则有速腾聚创、昂纳科技等优秀企业;计算平台、芯片及操作系统等核心技术方面,有华为、航盛电子等代表企业;在线控底盘方面,代表企业有法雷奥、艾礼富电子等;通信系统方面,则汇聚了华为、中兴、广和通、金溢科技等知名企业;而在自动驾驶解决方案方面,更是集结了百度、安途智行、元戎启行、小马智行、文远知行、一清创新等众多行业头部企业。
测试与应用:从封闭测试到全域开放
深圳在自动驾驶测试示范区建设方面走在前列。截至2024年11月底,全市累计开放测试示范道路1560公里,同比增长86%,其中,坪山区实现440公里道路全域开放,龙华、宝安、南山、龙岗均已开放超百公里,今年年底预计将突破2000公里。在高快速路测试方面,已开放南坪快速等高、快速路67公里。
在应用场景方面,深圳已在多个区域开展自动驾驶出租车、公交车、无人配送车等多元化场景运营试点。例如,坪山已落地自动驾驶出租车示范运行,南山妈湾港建成全球首个自动驾驶规模化应用港口,前海落地全市首批自动驾驶公交20辆,开通4条自动驾驶公交示范线路。
基础设施:打造车路云一体化协同体系
深圳正推进高精度地图、5G基站等基础设施建设,打造车路云一体化协同体系。计划建设全市首个全域级车路协同基础设施网,在坪山143个路口进行智能化改造,能够适应坪山全域大规模L3以上车辆测试。
社会影响:从“尝鲜”到日常出行方式
智能网联汽车已初步实现商业化运营,市民可通过手机APP预约无人驾驶车辆,体验“整车无人”的出行服务。据统计,截至2024年11月底,累计向19家企业发放测试示范通知书1132张,牌照数量同比增长62%。发放全国首张L3高快速路测试号牌,累计为比亚迪、小马易行等企业发放高速公路道路测试通知书20张。
未来展望:打造智能网联汽车高质量发展先行示范标杆城市
2023年,深圳全年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实现增加值763亿元,同比增长38.2%,增速位列全市20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前列。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场景的持续拓展,深圳正向着全国首个全城开放、全车型覆盖、全场景应用标杆城市目标迈进,为全球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贡献“深圳智慧”和“深圳方案”。
深圳在L4级自动驾驶领域的布局,不仅体现了其在科技创新方面的雄心,更展现了其在推动未来交通变革中的担当。通过立法、产业、技术、基础设施和社会应用的全方位布局,深圳正加速驶入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的快车道,为全球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贡献“深圳智慧”和“深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