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淀区中关村一小张老师教你培养孩子主动写作业习惯
海淀区中关村一小张老师教你培养孩子主动写作业习惯
“孩子写作业磨蹭、拖拉,怎么办?”这是许多家长共同的困扰。海淀区中关村第一小学的班主任张清玉老师,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帮助家长培养孩子主动写作业的习惯。
孩子不愿写作业,根源在哪里?
要解决孩子写作业的问题,首先要了解其背后的原因。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孩子天生就具有学习的热情和动力。从出生开始,他们就对周围的世界充满好奇,通过不断的探索和体验来学习新知识和技能。这种学习动力是与生俱来的,而不是后天培养的。
那么,为什么有些孩子会失去学习的动力呢?研究表明,这往往与家长的养育方式有关。例如,有些家长过度保护孩子,不让孩子接触可能存在的危险,甚至提前解除潜在的危险因素。这种做法虽然出于好意,但实际上是剥夺了孩子探索和学习的机会,让他们产生“外部世界是危险的”这种错误认知。
另外,有些家长习惯用负面视角解读孩子的行为,如“背诵慢了”“字难看了”“作业拖拉了”等,这些负面评价会让孩子产生挫败感和负罪感,从而对学习产生消极认知。
如何培养孩子主动写作业的习惯?
1. 建立固定的作业时间和空间
确定一个固定的时间段作为写作业时间,比如晚饭前的一个小时,并且一旦确定,就要尽量保持一致。选择一个安静、光线适宜、通风良好的学习空间,配备必要的学习用品,避免孩子在学习过程中频繁起身寻找物品,分散注意力。
2. 一起审题,确保理解
教孩子识别题目中的关键词,学会拆分复杂题目,用自己的话重新表述题目意思。当孩子遇到难题时,不要直接给出答案,而是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他们思考,帮助他们建立解决问题的框架。
3. 激发孩子的求知欲
避免只问那些有固定答案的问题,鼓励孩子多角度思考。当孩子提出有深度的问题时,即使家长不知道答案,也要先认可孩子的提问,这对孩子是一个积极的鼓励。
4. 共同探讨难题,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孩子学会将问题分类,运用类似问题的解决方法来解决新问题。对于复杂的问题,可以从已知的结果开始,逆向思考可能的步骤。鼓励孩子提出假设,并通过各种方法来验证这些假设是否正确。
5. 定时定量,管理注意力
采用番茄工作法,比如专注学习25分钟后休息5分钟。教会孩子按照任务的紧迫性和重要性进行优先排序,优先完成最重要或最紧急的任务。保持学习环境的整洁,限制学习时间内使用电子设备,确保孩子有充足的睡眠。
6. 复盘总结,肯定进步
帮助孩子从已完成的学习任务中提取经验,理解错误,巩固知识。适当的表扬可以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和学习动力,让他们在学习的道路上更加坚定。
家长应该避免的五个错误
不要做代替:避免直接给出答案,而是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孩子思考。当孩子遇到难题时,可以引导他们回顾教材,而不是直接告诉他们答案。
避免过度批评:当孩子犯错时,不要严厉批评,而是帮助他们分析错误的原因,鼓励他们从错误中学习。过度的批评会打击孩子的自信心,使他们对学习产生抵触情绪。
不要过度干预:给孩子一定的自主空间,让他们学会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过度的干预会阻碍孩子独立性的发展,使他们过分依赖家长。
避免设定过高的期望:期望值过高会给孩子带来巨大的压力,使他们感到学习是一件难以完成的任务。合理的期望能够激励孩子,而不会让他们感到沮丧。
不要忽视情感支持:在学习过程中,孩子需要家长的情感支持和鼓励。忽视孩子的情感需求会影响他们的学习动力和效果。
成功案例分享
一位家长分享了她的经验:“我按照专家的建议,开始改变陪孩子写作业的方式。我给孩子制定了固定的学习时间表,每天放学后先休息半小时,然后开始写作业。我陪在旁边,但不再直接帮助她,而是引导她自己解决问题。一个月后,我发现孩子的学习效率明显提高了,而且她开始主动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不再需要我过多的提醒。”
结语
培养孩子主动写作业的习惯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家长的耐心和智慧。通过建立规律的学习习惯,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以及科学的引导方法,孩子不仅能够养成主动写作业的习惯,更重要的是,他们将学会如何自主学习,为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记住,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个体,家长需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方法,给予他们足够的支持和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