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陆林院士最新研究:揭秘最佳失眠药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陆林院士最新研究:揭秘最佳失眠药

引用
澎湃
12
来源
1.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663712?commTag=true
2.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8535377
3.
https://news.pku.edu.cn/jxky/index17.htm
4.
https://www.simcere.com/news/detail.aspx?mtt=462
5.
https://news.bioon.com/article/631b83506444.html
6.
http://mpa.gd.gov.cn/xwdt/xwfbpt/mtzx/content/post_4395413.html
7.
https://www.simcere.com/news/detail.aspx?mtt=456
8.
https://rs.yiigle.com/cmaid/1504709
9.
https://www.bjmu.edu.cn/zgkxyys/d64cb10b6a8942f3870e2c9448db4415.htm
10.
https://finance.sina.cn/hkstock/gsxw/2024-07-25/detail-incfikpm5434653.d.html?vt=4&cid=76526&node_id=76526
11.
http://mpa.gd.gov.cn/xwdt/xfjs/yxaq/content/post_4660859.html
12.
https://www.derc.org.hk/en/news-detail.php?id=1360

近日,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院长陆林院士团队在权威期刊《Sleep Medicine Reviews》上发表了一项关于原发性失眠治疗药物有效性和耐受性的最新研究成果。这项研究全面评估了不同药物在治疗原发性失眠方面的表现,为临床医生和患者提供了重要的循证依据。

研究发现,食欲素受体拮抗剂(如达利雷生)和非苯二氮䓬类药物在改善失眠症状方面表现出色。其中,食欲素受体拮抗剂因其独特的作用机制和良好的安全性,被最新版《中国成人失眠诊断与治疗指南》列为首选新靶点用药。

01

食欲素受体拮抗剂:新型失眠治疗药物的突破

食欲素受体拮抗剂是一类新型的失眠治疗药物,其作用机制与传统镇静催眠药物截然不同。这类药物通过阻断食欲素神经肽(食欲素A和食欲素B)与其受体的结合,调节大脑的觉醒系统,从而帮助患者入睡和维持睡眠。

达利雷生(Daridorexant)是目前研究最为深入的食欲素受体拮抗剂之一。它已在美国、英国、欧盟等多个国家和地区获批上市,用于治疗失眠。与传统镇静催眠药物相比,达利雷生具有以下显著优势:

  • 不改变睡眠结构:传统药物往往通过抑制大脑活动来促进睡眠,这可能导致睡眠结构的改变。而达利雷生通过调节觉醒系统,保持自然睡眠结构,使睡眠质量更接近生理状态。

  • 无次日残留效应:许多失眠患者反映,服用传统安眠药后会出现次日昏睡、注意力不集中等现象。达利雷生则不会产生这些残留效应,患者醒来后感觉清爽,日间功能得到改善。

  • 低依赖性:长期使用传统安眠药容易产生依赖性和耐药性。而达利雷生的临床研究显示,即使长期使用也不会产生依赖,停药后也不会出现反跳性失眠。

02

非苯二氮䓬类药物:临床应用最广泛的失眠治疗药物

非苯二氮䓬类药物(如唑吡坦、佐匹克隆等)是目前临床应用最为广泛的失眠治疗药物。这类药物通过作用于GABA受体,发挥镇静催眠作用。与传统的苯二氮䓬类药物相比,非苯二氮䓬类药物具有以下特点:

  • 起效快:这类药物通常在服用后15-30分钟内起效,适合用于入睡困难的患者。

  • 半衰期短:药物在体内的代谢速度较快,减少了次日残留效应的风险。

  • 依赖性低:相较于苯二氮䓬类药物,非苯二氮䓬类药物的依赖性和耐药性较低。

然而,这类药物仍需谨慎使用。长期服用仍可能产生依赖,且突然停药可能会出现戒断症状。因此,建议在医生指导下短期使用,并逐步减量停药。

03

专家建议:个体化选择,综合管理

陆林院士的研究团队指出,失眠的治疗需要综合管理,药物治疗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患者在选择药物时,应充分考虑以下因素:

  • 失眠类型:不同类型的失眠(如入睡困难、夜间觉醒频繁等)可能需要不同的药物。

  • 伴随疾病:患者如果同时患有其他疾病(如抑郁症、焦虑症等),需要选择合适的药物以避免相互作用。

  • 药物特点:包括药物的作用时间、半衰期、副作用等。

  • 个体差异:年龄、性别、体重等因素都可能影响药物的效果和安全性。

此外,专家还建议患者在使用药物的同时,配合生活方式调整、心理干预等非药物治疗方法,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04

结语

陆林院士团队的研究为失眠的药物治疗提供了新的科学依据。食欲素受体拮抗剂的出现为失眠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而传统药物如非苯二氮䓬类药物在合理使用下仍然是有效的治疗选择。重要的是,患者应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最适合的治疗方案,同时配合综合管理措施,以实现长期稳定的睡眠质量改善。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