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启动国内首个飞机全生命周期服务中心,空客A320拆解实现90%回收率
成都启动国内首个飞机全生命周期服务中心,空客A320拆解实现90%回收率
2024年8月,一架空客A330-200飞机缓缓驶入成都双流的空中客车飞机全生命周期服务中心,标志着中国首个飞机全生命周期服务中心正式投入运营。这不仅是国内航空产业链的一次重要突破,更开启了飞机绿色循环经济的新篇章。
该服务中心由空中客车中国研发和创新中心(ACRI)与江苏亨睿碳纤维科技有限公司(HRC)合作运营,致力于实现飞机拆解的环保与经济效益最大化。据空中客车(成都)飞机全生命周期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布莱恩·阿格纽介绍,服务中心将利用全球领先的拆解技术流程,背靠空中客车全球供应链网络,实现远超行业水平的回收利用率。
创新技术引领,实现90%回收利用率
在飞机拆解领域,最引人注目的是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回收技术突破。据统计,一架大型客机中约有50%的结构件由碳纤维复合材料制成,如何高效回收这些材料一直是行业难题。
目前,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回收技术主要包括机械回收、热解回收和化学回收等方法。其中,机械回收是将碳纤维复合材料破碎后直接作为填料使用;热解回收则是通过高温分解树脂,回收碳纤维;化学回收则是利用化学试剂溶解树脂,实现碳纤维的回收。
以江苏亨睿碳纤维科技有限公司为例,该公司开发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回收技术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通过优化热解工艺参数,可以实现碳纤维的高效回收,回收后的碳纤维性能保持率高达90%以上。这些回收的碳纤维可以重新制成预浸料、织物等产品,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风电等领域。
市场前景广阔,带动产业链发展
随着全球民航需求的持续复苏,飞机拆解行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据统计,2023年全球两大飞机制造商波音和空客的订单量分别达到1314架和2094架,同比分别增长70%和155%。与此同时,全球航司现有服役飞机的平均机龄也在不断增长,预计到2042年将有超过17000架飞机因机队更新和采购新一代机型而退役。
飞机拆解不仅带来了巨大的市场机遇,更带动了整个产业链的发展。以成都双流为例,目前该地区已聚集空客、四川国际(发动机深度维修)、川航维修、Ameco等知名航空维修企业10余家,建成维修机库7个,2023年产业规模达83.5亿元,同比增长40.3%。预计到2027年,该地区将基本建成国产大飞机一站式维修基地、全球航空维修产业高地,推动2030年航空维修产业规模达到200亿元。
环保效益显著,推动可持续发展
飞机拆解的环保意义不容忽视。据统计,通过规范化的拆解和回收,可以减少90%以上的废弃物,大大降低了对环境的影响。同时,回收的航材部件可以回流至航空业继续使用,降低了飞机运营成本。此外,拆解过程中产生的金属和复合材料也可以进行分类回收,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成都双流的空中客车飞机全生命周期服务中心的启动,不仅填补了国内航空产业链末端领域空白,更为全球航空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持续扩大,飞机拆解这一循环经济新模式必将为航空业的绿色发展注入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