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谷物:补充维生素B1的营养之选
全谷物:补充维生素B1的营养之选
最新数据显示,我国居民维生素B1摄入量仅为推荐量的一半,这一营养缺口亟待弥补。作为维生素B1的重要来源,全谷物正日益受到重视。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最新发布的《国家全谷物行动计划(2024—2035)》提出,要大力提升全谷物消费占比,力争用10余年时间达到发达国家20%-35%的水平。
为什么我们需要维生素B1?
维生素B1,也被称为硫胺素,是人体不可或缺的重要营养素。它在能量代谢中发挥关键作用,帮助食物转化为能量;对神经系统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能维持神经细胞膜的电位差,确保神经传导稳定;同时参与心脏肌肉和血管组织的合成,维护心血管系统健康。
缺乏维生素B1会导致多种健康问题,如乏力、食欲不振、焦虑抑郁,严重时还会引发脚气病,出现四肢麻木、肌肉萎缩等症状。成年人每日推荐摄入量为男性1.2毫克,女性1.1毫克。
全谷物:维生素B1的最佳来源
全谷物是指完整保留了谷物籽粒的胚乳、胚芽和麸皮等天然营养成分的谷物,与精制谷物相比,具有显著的营养优势。根据国家粮食和储备局首席科学家谭斌的研究,全谷物的B族维生素含量比精制谷物高出40%-90%。
具体来看,大麦每100克含有0.43毫克维生素B1,绿豆每100克含有0.25毫克,都是补充维生素B1的良好选择。而精制谷物在加工过程中,大量维生素B1随麸皮和胚芽被去除,导致营养价值大幅降低。
全谷物的多重健康益处
除了富含维生素B1,全谷物还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蛋白质、矿物质和抗氧化物质。全麦粉的膳食纤维含量高达12克/100克,是改善肠道健康、预防便秘的有效选择。此外,全谷物中的抗氧化成分如γ-谷维素、烷基间苯二酚等,对预防心血管疾病、控制体重都有积极作用。
如何增加全谷物摄入?
目前,我国全谷物消费占比不足1%,远低于部分发达国家20%-35%的水平。为了改善这一状况,《国家全谷物行动计划》提出,要通过科技创新和产业引导,提升全谷物产品的口感和保质期,让全谷物食品更加美味便捷。
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增加全谷物摄入:
- 用糙米、燕麦等全谷物替代部分白米饭
- 选择全麦面包、全麦面条等全谷物制品
- 在日常饮食中加入玉米、小米等杂粮
- 尝试全谷物早餐,如燕麦片或全麦吐司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全谷物的口感可能与习惯的精制谷物有所不同,建议逐步增加摄入比例,让身体逐渐适应。同时,全谷物的保质期通常短于精制谷物,购买时应注意新鲜度。
总之,通过增加全谷物摄入来补充维生素B1,不仅能改善营养状况,还能带来多重健康益处。随着国家政策的推动和消费者健康意识的提升,全谷物有望成为未来餐桌上的“新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