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睿昕医师推荐:秋冬中医养生法缓解腰痛
赖睿昕医师推荐:秋冬中医养生法缓解腰痛
秋冬季节是腰痛的高发期,寒冷和湿气容易侵袭人体,导致腰部血液循环不畅,引发疼痛。中医认为,腰痛多与肾虚、血瘀、寒湿等因素有关,而通过穴位按摩和温炙等中医养生方法,可以有效缓解症状,改善腰部血液循环,增强肾脏功能。
赖睿昕医师推荐了五大穴位按摩法,这些穴位分别位于腰部和下肢,具有温肾壮阳、活血通络、舒筋止痛的功效。下面详细介绍这些穴位的位置和按摩方法:
命门穴
命门穴位于第二腰椎棘突下凹陷中,与肚脐相对。取穴时,俯卧位,两侧髂嵴最高点连线与脊椎的交点即为第四腰椎棘突,向上数2个椎体即为第二腰椎棘突,该腰椎棘突下即为命门穴。按摩时,将拇指指腹放于命门穴上,进行适当力度的按揉,每次2-3分钟,以局部有酸胀感为宜。
肾俞穴
肾俞穴位于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与命门穴相平。取穴时,坐位,两髂前上棘高点连线与脊柱相交,向上数两个椎体即为第二腰椎,旁开1.5寸(食指和中指并拢的宽度)即为肾俞穴。按摩时,双手握拳,用拳尖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按揉,每次约1-2分钟。
腰阳关穴
腰阳关穴位于第四腰椎棘突下的凹陷处,约与髂脊相平。取穴时,俯卧位,两髂脊连线与后正中线的交点即为第四腰椎棘突,其下方凹陷处即为腰阳关穴。按摩时,用拇指指腹进行圈状按揉,每次3-5分钟,以局部有酸胀感为度。
腰眼穴
腰眼穴位于第四腰椎棘突下,旁开约3.5寸的凹陷处,与腰阳关穴相平。取穴时,俯卧位,在第四腰椎棘突下旁开约3.5寸(约四横指宽)的凹陷处。按摩时,双手握拳,用拳尖按揉此穴,每次约1-2分钟。
委中穴
委中穴位于膝关节后部,腘横纹的中点处。取穴时,俯卧位,在膝盖后方,大腿外侧股二头肌肌腱与内侧半腱肌肌腱的中点,腘横纹上即为委中穴。按摩时,用拇指指腹按揉,每次约3分钟,可缓解腰痛和头痛。
除了穴位按摩,还可以使用吹风机进行温炙,以替代传统的艾灸疗法。温炙方法如下:
- 将吹风机调至中档或低档,保持30-40厘米的距离,对准需要温炙的穴位。
- 每个穴位温炙约10-15分钟,注意不要过热,以免烫伤皮肤。
- 温炙时可配合按摩,以增强效果。
中医养生法缓解腰痛具有安全、简便、效果好等优点,适合各类人群使用。但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 孕妇禁用,皮肤破损、感染处禁用。
- 按摩力度要适中,避免暴力操作。
- 温炙时注意温度,防止烫伤。
- 若腰痛持续不缓解或伴有其他症状,应及时就医。
通过坚持使用这些中医养生方法,可以有效缓解秋冬季节的腰痛问题,改善生活质量。但同时也要注意保暖、适度运动、保持正确姿势等,以预防腰痛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