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巾帼不让须眉:阅兵场上女兵们的奋斗故事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巾帼不让须眉:阅兵场上女兵们的奋斗故事

引用
网易
7
来源
1.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6I9775F0543VRV7.html
2.
https://hb.dzwww.com/p/p2w94ViG8G6.html
3.
https://zhuanlan.zhihu.com/p/690775683
4.
http://www.81.cn/lj_208555/jdt_208556/16311479.html
5.
https://k.sina.cn/article_6012857687_p16664ed5700100igsg.html
6.
https://www.qidian.com/ask/thvospeurbp
7.
https://m.mp.oeeee.com/a/BAAFRD000020240328926775.html

“身作苍松挺立,神如九霄游龙。”凡是看过阅兵仪式的观众,相信都能从这句诗中体出些许中国军人神采飞扬、自信从容的挺拔姿态。在2014年首次亮相的13名仪仗女兵中,有一位名叫程诚的女兵格外引人注目。她自信的面貌和专业的动作深深刻在群众脑海中,甚至一度被各大媒体评为“最美仪仗女兵”。

程诚的故事,要从她小时候说起。这个普通的山东姑娘,家庭条件并不优越,但她的父母和姑姑都怀揣着一颗拳拳报国之心。从小,他们就对程诚进行严格的教育:站有站相、坐有坐相,吃饭不能发出声音……这些看似苛刻的要求,却在无形中培养了程诚的自律精神。

高中时期,程诚在远离父母的环境中锻炼出了独立意识。18岁生日那天,她收到了一份特别的礼物——入伍通知书。从通信兵到医疗兵,再到仪仗队队长,程诚用自己的努力和坚持,书写着一个普通女孩的军旅传奇。

2014年,程诚被选拔进入国庆阅兵女兵方队的集训。然而,仪仗队的训练强度远超想象:6个小时纹丝不动的军姿训练,汗水淌在地上形成水洼;“落地砸坑,腿下生风”的正步训练,对脚踝和膝盖的杀伤力极大;每日的负重训练达到六斤,几乎与男兵的力量训练不相上下。更令人敬佩的是,这些训练都是在零下十几度的冬季进行,女兵们只穿着单薄的衣裳与北风死磕。

然而,命运似乎总爱开玩笑。在第一次阅兵前夕,程诚因身高突增1.8厘米而不得不离开仪仗队。但她没有怨天尤人,而是选择为场上的姐妹加油鼓劲。五年后,当女子仪仗队再次召唤这位老将时,程诚毫不犹豫地重返训练场。

这一次的训练更加严苛:八公斤的重机械训练,对女兵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程诚不仅没有退缩,反而在休息时间进行额外训练,最终克服了力量上的劣势。2019年,在反法西斯胜利70周年纪念仪式上,程诚终于带领着她的队员们,以整齐划一的步伐和铿锵有力的口号,走过了天安门广场。

在程诚的故事中,我们看到了女兵们的坚韧与执着。她们不是花瓶,而是铁骨铮铮的军人。她们用自己的行动证明:女性在军队中不仅能胜任后勤保障工作,更能站在阅兵场上,接受祖国和人民的检阅。

另一位令人敬佩的女兵是来自武警湖南总队的张倩。2019年,作为总队唯一的受阅女兵,她在北京度过了180多个日日夜夜的艰苦训练。训练强度极大,身体进入疲劳期,磨破的脚皮经常鲜血淋漓,但她始终咬牙坚持。每当想要放弃时,她都会鼓励自己:“成功的背后本来是艰辛的,光荣的背后原本就是辛酸,没有理由退缩!”

“一次受阅一生光荣,一人受阅全家光荣。”张倩的话语道出了所有受阅官兵的心声。对她来说,这5个月的风雨历程不仅是一次身体的磨练,更是一次精神的洗礼。她学会了感恩,懂得了荣誉,更明白了成长的意义。

女兵在阅兵场上的精彩表现,不仅展现了个人的风采,更折射出社会的进步和军队的现代化。从1927年黄埔军校武汉分校女生队的成立,到如今超过20万名中国女兵在各军种和岗位上大展身手;从美国30万女兵活跃在一线战斗岗位,到以色列将义务兵役制扩展到女性,世界各国都在见证着女性在军事领域的独特价值。

女兵们用自己的行动证明:她们不仅能胜任后勤保障工作,更能站在阅兵场上,接受祖国和人民的检阅。她们用汗水和坚持,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巾帼英雄。在她们身上,我们看到了女性的力量,也看到了一个更加开放、平等、包容和友爱的社会。

正如程诚所说:“我们不是花瓶,我们是铁骨铮铮的军人!”这些女兵们用自己的行动,为所有追求梦想的女性树立了榜样。她们证明了:无论是在阅兵场上,还是在人生的战场上,女性都能以坚韧的精神和专业的素养,书写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