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市博物馆镇馆之宝:东汉金银涂乘舆大爵酒樽
邯郸市博物馆镇馆之宝:东汉金银涂乘舆大爵酒樽
在河北省邯郸市博物馆,一件出土于70年代初的东汉金银涂乘舆大爵酒樽,以其精湛的工艺和独特的艺术价值,成为该馆的镇馆之宝。这件文物不仅展现了汉代工匠的高超技艺,更折射出当时社会的繁华与文化的交融。
传奇的出土经历
1970年,在邯郸市南郊张庄桥村,村民们在修路时偶然发现了一座古墓。尽管墓葬早已被盗掘,但这件精美绝伦的酒樽却奇迹般地保存完好。经专家鉴定,这是一件出自汉代著名官营手工作坊“蜀西工”的皇家用品,距今已有近两千年的历史。
精妙绝伦的工艺
酒樽由乘盘和酒樽两部分组成,通体采用金银涂工艺,即在铜质基底上鎏银,纹饰部分则鎏金,形成鲜明的视觉对比。盖上有三只展翅欲飞的朱雀,腹部两侧装饰着透雕蟠龙铺首衔环,壁部则布满了流云、鸟兽、奔鹿、羽人、西王母等神仙境界图案,底部以三只憨态可掬的熊足支撑,整体造型既庄重又灵动。
皇家御用的象征
托盘底部的隶书铭文清晰地记载了这件器物的出身:“蜀西工”制造,时间是建武廿三年(公元47年)。蜀西工是汉代最著名的官营手工作坊之一,专门生产皇家用品。这件酒樽的出土,不仅展示了汉代皇家的奢华生活,更体现了当时工艺水平的巅峰。
文化的交融与传承
酒樽的纹饰中既有中原文化中的朱雀、西王母等神话元素,也有游牧文化中的动物纹样,展现了汉代时期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与融合。这种文化交融在汉代十分常见,尤其是在边疆地区,如山西博物院收藏的胡傅温酒樽,其上就同时装饰有草原山林中的虎豹熊罴和中原文化中的九尾狐、羽人等神话生物。
珍贵的历史价值
这件酒樽不仅是研究汉代工艺美术的重要实物资料,更是一件难得的国家一级文物。全国范围内,类似的金银涂酒樽存世极少,另一件同类器物现藏于故宫博物院,由此可见其珍贵程度。
如今,这件承载着厚重历史的酒樽静静地陈列在邯郸市博物馆,向每一位参观者诉说着汉代的辉煌与灿烂。它不仅是邯郸市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一睹其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