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季心理调适:告别假期综合征
开学季心理调适:告别假期综合征
新学期即将到来,很多学生可能会感到焦虑或紧张。据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心理医生黄懿钖介绍,开学前后的这段时间,很多孩子在生理和心理两方面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消极表现,有人把这种现象总结为“开学综合征”。这种症状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心慌意乱、浑身疲劳、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失眠等,有的甚至会出现头痛、胃痛等躯体不适症状。
什么是开学焦虑?
“开学焦虑”是一种正常的心理行为表现,是孩子为了应对学习、生活、人际等变化而产生的应激反应。从心理学角度解释,这种焦虑源于两个方面:一是对舒适假期生活的留恋,二是对新学期不确定性的担忧。这种情绪反应在学生群体中非常普遍,尤其是对于那些面临升学压力的学生来说更为明显。
如何调适开学焦虑?
家庭层面
家长需要给予孩子充分的理解和支持。可以通过召开家庭会议的方式,在轻松的氛围下聊聊假期收获,并与孩子共同制定新学期的小目标,引导他们逐步告别假期状态。同时,要帮助孩子逐步调整作息时间,从假期的自由状态过渡到规律的上学节奏。此外,家长还应该与孩子一起制定合理的电子产品使用规则,明确使用时间、地点和内容,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
学校层面
学校应该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心理建设支持。例如,可以通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帮助学生整理假期行囊、确定前行目标。同时,学校还可以组织各类文体娱乐活动,营造愉悦的学习氛围。对于那些表现出明显焦虑症状的学生,老师要多加留意,及时进行心理疏导。
个人层面
学生自己也可以采取一些积极的应对措施。可以尝试回忆校园中的美好时光,比如与好朋友相处的趣事、与老师互动的温馨瞬间,以及参与学校活动的精彩时刻。通过这些积极的回忆来缓解焦虑情绪。同时,也可以主动与同学、老师或家长交流自己的感受,在倾诉中获得情绪的释放。如果自我调节效果不理想,不妨寻求专业心理辅导老师的帮助。
五育并举,全面促进心理健康
专家指出,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是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有效途径。德育能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智育则通过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促进心理活动的积极发展;体育锻炼不仅能增强体质,还能培养顽强拼搏的精神;美育通过艺术形式的熏陶,丰富精神世界;劳动教育则能磨炼心智,促进身心和谐发展。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仍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心理健康教育与五育的融合不够深入,学校内部协同机制效率较低,部分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等。未来,需要进一步提升五育教育的质量,科学有效地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成长。
面对开学焦虑,我们既要认识到这是一种正常的应激反应,也要积极采取措施进行调适。通过家庭、学校和个人的共同努力,我们可以更好地应对这一挑战,以积极的心态迎接新学期的到来。记住,每一个新学期都是一个新的开始,既充满了挑战,也孕育着机遇。让我们一起努力,用最好的状态迎接美好的校园生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