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镇口:从荒村到科技产业高地
古镇口:从荒村到科技产业高地
从一个默默无闻的荒凉村庄,到如今的科技产业高地,青岛古镇口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在短短几年间完成了令人瞩目的蜕变。这个位于西海岸新区的创新示范区,不仅成为了军民融合发展的典范,更带动了当地经济的蓬勃发展。
地理位置与战略定位
古镇口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位于青岛西海岸新区中心地带,北邻新区核心区,南拥古镇口湾,环抱大珠山,规划陆域面积221平方公里,海域面积650平方公里,海岸线长54公里。示范区的战略定位是深度融合发展样板区、靠前综合保障示范区、陆海统筹特色海军城。
发展历程
2012年,国家决定在青岛西海岸新区古镇口建设战略母港,古镇口军港启动建设。6个村庄1429户人家仅用一个月时间就全部搬迁完毕,创造了国防工程动迁的“古镇口速度”。2013年,青岛市委、市政府启动古镇口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开发建设。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古镇口已经从一个荒凉的滩涂,变成了一个充满活力的科技产业新城。
产业布局
示范区重点发展船舶海工产业、航空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文化旅游产业、生命健康产业、军民融合服务业、新材料科技研发产业。按照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总要求,以军民结合产业为主导,着力建设军地科研院所优势集聚,军民科技成果转化高效畅通,高新技术产业蓬勃发展的军民结合产业发展区。
重要项目
哈尔滨工程大学青岛船舶科技园:作为军民融合的重要载体,该园区不仅吸引了众多船舶海工企业入驻,还成为了相关领域科研创新的重要基地。
中国石油大学古镇口校区:新校区将入驻5个学院和6个研究机构及平台,规划在读本硕博学生10500人。该项目的建设将为古镇口带来大量科研人才,进一步提升区域创新能力。
东方时尚中心、大珠山文化产业园、核建青岛科技园、中远船员学院、中科院轻型发动机、北大海洋产业发展促进中心及蓝色粮仓等项目:这些项目的落地,不仅带来了资金和技术,更为古镇口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社会影响
古镇口的发展不仅带来了经济效益,还直接增加了就业机会,实现了农民人均增收5000元。同时,示范区的建设也带动了周边基础设施的完善,提升了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
古镇口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的成功实践,不仅为我国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更为地方经济转型升级开辟了新路径。未来,随着更多项目的落地和人才的聚集,古镇口必将成为我国军民融合发展的新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