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山东“硬核拜年”跪拜礼,是传统还是陋习?华夏凝聚力是如何炼成的!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山东“硬核拜年”跪拜礼,是传统还是陋习?华夏凝聚力是如何炼成的!

引用
1
来源
1.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221/00/14607588_1114666855.shtml

山东“硬核拜年”跪拜礼,是传统还是陋习?本文将带你深入了解这一独特的民俗文化,探讨其背后的文化内涵和价值。

其他省份,对山东人最不理解的三个风俗

女人不上桌、老头管小孩叫爷爷的辈分、山东式硬核拜年,跪拜礼!
每年过年,山东“硬核拜年”都会上热搜,外省人看的一愣一愣的!
评论区大多是正面的,认为这是一种传承,孔孟之乡礼文化的民间传承!
当然,也有很多认为这是“封建陋习”、“磕头虫”等等而“深恶痛绝”的,其实,我看有些是真正的“带节奏”!

有些东西,不是山东人,很难切身体会!

礼文化,其实渗透在每个中国人骨子里,比如最常见的,全国不分地域,两个人碰杯,一定是尊者的酒杯在上,别人点烟时,一定会用手虚遮一下,以表谢意!
这些,已成为我们本能习惯的细节小礼仪,在外国电影里从来没看到过,别人点烟直接就大大拉拉把脑袋凑过去了!
反正我不管跟谁碰杯,都会去磕对方杯底,对方也会很自然的放低,最后其实还是个差不离平齐!
我们做这些都是很自然的事情!
表达的是儒家的尊重、知礼,乃至道家的处下居微哲学!

现在,很多人都有个共同感受,越来越没年味了,基本很多城市,随着返乡大军的离开,整个城市好像成了一座空城!
而又因为这些年砖家的建议,不许燃放烟花爆竹,大多城市,除了萧瑟,又多了一些死寂!
一些还能稍微拥挤的地方,是一些寺庙!
跪拜先人是迷信,但是对那些庙里磕头的,没人敢公开批评,这牵扯到叉叉正确!

很多人,批评的其实不一定是迷信,更像是反传统!
乃至,还有为了反传统而反传统的,很多传统,其实已经被他们消灭的差不多了!
这些天,那些拥堵在风雪高速路上的人们,很多也许就是为了回家磕个头、上个坟!

山东拜年的一些礼节

山东拜年的一些礼节,形式上,因为地域不同,有很多差异,但两个大基本原则哪里都一样:
第一 基于辈分,长幼有序!
第二 基于血统,同宗同族,以别亲疏!
开头的视频,基本符合山东大部分地方的风俗!
拜年大军,分成一批一批,一般是五服之内的同辈为一批,哪批人多,就代表了这一脉分支子孙昌盛!
小门小户这时就显现出来了!
很多平时不在家的,这时都会出现在拜年大军里!
小时,很多在城里“当工人”平时见不到的,也会带着孩子回来,看着那些大干部、大老板、城里人,磕头、行礼、上坟,一丝不苟,甚至比我们还严肃认真,后来明白,他们这是游子思根!
早晚要回来上家谱的!
现在网上的视频,很多拜年磕头时,先有个作揖,我想,山东大部分地区是没有的!
作揖,一般只出现在隆重的祭祖场合,和白事上!
山东人办白事,那流程、礼节更是一丝不苟,我参加时,甚至能感受到“春秋古礼”的千年余韵!
我那时会想,很多流程礼节,说不定是孔子以及先秦儒家弟子整理制定的吧,跨越两千五百年的历史之河,流淌到今天,我们华夏所谓的生生不息、一脉相承的文明,从来都是活的!
礼失求诸野!
虽然很多“主流”场合再也见不到了,但总能在一些乡村僻壤,在一些特殊的礼仪场合,找到一些可以和我们几千年前的祖先,上下勾连的那一丝脉络!
红事热闹就行,过年拜年磕头“嘭嘭嘭”磕下去就行,但白事的礼节,必须一丝不苟,小时会有大人教的!

山东通常的过年流程

年三十,下午要趁着有太阳浆糊别上冻时,把对联贴了,然后去“请祖先回家过年”,就是到村口祖坟方向,放个鞭、有时还要烧张纸,念念有词:过年了,爷爷娘娘回家过年吧!
点根香,然后领着祖宗回家!
这时是不能中途串门或者去办别的事的,得领回家!
要不就不知道领哪里去了!
到家后,家里会挂上“竹子”,反正这么个发音,可能是“祖子”,有些地方叫家堂,就是家谱的意思!

把领祖宗回家点的香供上,列祖列宗归位,享受供奉!
上供的饺子得是素的,小时大人说,因为历代祖先,有些是不吃荤的!
年三十晚上要组队到全村长辈家里转一圈,每家也会准备好小酒小菜,长辈一般是不需要出去的,会坐在炕头,摆上酒菜,迎候一波一波的后辈登门,愿意喝的就喝两口!
这时,村里辈分最小的,基本得转悠到半夜,谁都比他辈大,哪家也得去!
这个过程也有他的存在意义,一些平时在城里的、或者后辈小子,一些老辈不一定认识,每年转悠这一圈,本家就全都知道谁是谁家的了!
转悠到半夜,快十二点时,回家煮饺子!
第二天,初一,才是真正的拜年!
也就是视频中的画面,去每个长辈家磕头!
跟很多网络视频不一样的是,就我所知,山东大多地方磕头,不是对着人磕,是对着上面说过的家堂磕!
(对着家堂磕的)
一边磕头,一边数数,第一个是磕给祖宗的,一个头磕下去,嘴里必须同时念叨:爷爷娘娘的,,
这个头,没人拦着,也不会劝“别磕了”,因为那不是磕给你的,是磕给祖宗的!
从第二个开始,就是磕给活人长辈的了,凡是这家辈分比你高的,一人一个,磕一个念叨一个,念叨一个磕一个!
这时,那家的长辈就出来拦着扶了,然后客气的说:都是爷爷娘娘的~
意思是,只给祖宗磕就行了,我的那个头,这孩子,客气啥!
长辈谦虚,让后辈免礼,也是礼节性性谦让,后辈的头还是得磕下去!
初二早上才是上坟,上坟的都是男丁!
全村浩浩荡荡先去共同的祖先,老坟,然后再分成小部队,各自去各自的直系祖先那里上坟!
过了十五,好像是十六,再把祖宗从家里送回去,就是开头的接祖宗回家过年的逆过程!
年也过了,十五也过了,祖宗们都回去吧!
然后再把家堂撤下来,这个年才算过完!

从上面的流程可以看出,过年,在山东农村,其实最重要的活动就是祭祖!

古云: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戎,军国兵事,那是官府举办,对老百姓来说,最重要的就是祀,祭祖!
我们村没有正式的祠堂,这一点,山东其实不如南方,但是上面说的家堂,只要家里有老人的,每家都有!
过年时,挂在家家户户的正堂屋,有来拜年的,就朝着那个家堂磕!
家堂旁边有一副对联,这个是固定格式:
祖德宗功千载泽
子承孙继万年春
一般朝代,开国的皇帝叫太祖,二代皇帝叫太宗,合起来就是祖宗!
祖德宗功,追先思远;子承孙继,生生不息!
如此,一个家族,一个民族,才能前浪后浪,绵延不绝!
家堂的右边,写着历代祖先的名字,讳某某,某某世!
左边是某某太君!
不是小日子的太君,是“佘太君”的太君,就是历代祖奶奶,只有姓,没有名!
女人出嫁后,在娘家不上家堂,没有谁家供姑奶奶的,都是在夫家,以某氏太君的牌位,享受后代供奉!
所以,很多地方,未婚早夭的女孩子,也是要配个y婚的,为的就是合坟,有夫家后人供奉,不至没了香火!
父母去世后,谁还记得你?有个夫家就有个太君牌位了!
所以,武则天犹豫是传位姓李的儿子还是姓武的侄子时,狄仁杰只说了一句“从没听说谁家有祭祀姑妈的”,而让武则天最终下了决定!
传统农村,一般都是单姓村庄,一个村子都有共同的祖先,所以每家的家堂,最上面,其实都是写的相同的名字!
小时,总有长辈会对着家堂,对小孩们介绍,这是谁谁的爷爷,太爷爷,哪个爷爷跟哪个爷爷是亲兄弟,小孩心里就会明白,整个村子,原来血缘这么近!
农村的一些传统礼仪,都会在不动声色之中,对一代代孩子,完成宗族血统凝聚力的教育!
最后,大人会说,将来有一天,你的名字也会出现在上面!
上面说过,去长辈家拜年磕头,是对着家堂磕的,农村都有个正屋,挂家堂正合适,墙上家堂,下面供桌!
城里的居室格局,就有个不知道往哪里挂的问题!
很多搬去城里的族人,一些传统观念浓厚的,过年也会在客厅找个地方挂上,也感觉不伦不类,所以,很多是不挂的!
去城里或者别人家给长辈家拜年,山东人从小就知道,有家堂的,就磕头,没家堂的,就不磕头!
年三十,对直系长辈,父母、爷爷奶奶,是对着人磕,给旁系长辈拜年,磕头对着家堂磕,第一个是祖宗的,后面的一人一个是长辈的!
可能不挂家堂,不知道朝哪里拜,也可能是,既然你都不拜祖宗了,所以,我这一拜,你也就免了吧!
很多地方,城里的传统礼仪习俗,如此一来二去,也就逐渐淡了,但在依然传统型聚族而居的农村,却依然坚韧的保持着!
山东人的过年跪拜,绝不是有些别有用心的人指责的那样“磕头虫”、“下跪成了习惯”,甚至上升到奴性的高度!
恰恰相反,传统的礼,规定了哪些必须磕头,也就等于从小教育小孩,除了这些,不对任何人下拜!
天地、父母、祖宗!
给祖宗磕头丢人么?那么你给父母磕头丢人不丢人?
祖宗,就是你父母的父母的父母,,,
不管多少年,你血脉里流淌的都是一样的血,小小的族谱,是一个宗族千年传承的缩影!
这一拜,拜的是给我们家族生命的列祖列宗,是几千年披荆斩棘一代一代走过来的家族艰辛与荣誉,拜的是祖德宗功、子承孙继、生生不息的家族之根!

这个视频,把我,相信还有很多人感动了:

视频中,这个小孩一丝不苟的行着传统里最隆重的三拜九叩!
仪式感的东东,可以让人有尊严和神圣感!
我小时没经历过这种场合,看这礼节,应该是比较正式的祠堂或者祭祖活动!
小孩拜的端庄而认真,旁边的两个司仪,也极度严肃严谨!
司仪按照礼节流程,恭谨的回礼时,是一种对待族中男人的平等仪式,这一刻,这个场合,没人把他当成小孩!
(小孩行礼,对面受礼的司仪,以及所有还礼场合下,作揖举过眉头,代表“从地上捡起来,抬高归于后面的祖宗或者上天,或者头与头对齐”之意!)
这类活动对孩子的影响,会深刻而悠远,里面的很多内涵,会刻在他的骨子里,伴随他的一生,并将来再传给他的下一代!
孩子这一拜拜下去的时候,我想,这个孩子心里一个最强烈声音会是:
从这一刻起,你长大了!
你是这个家族的一员;你是这个宗族上承下继的一环;你的血液跟这个家族荣辱与共;家族的耻辱或者荣耀,有你的一份;你要上不负祖先、下不愧后人,作为家族一个男人,担起你应该做的责任,,,
他记住了自己的根,文化的,和血统的!
也明白了自己是谁,哪里来,哪里去!
我们的传统教育,很多方面完胜所谓的“现代人格教育”八万里,任何什么正直、担当、勇敢、上进等等,概念化的说教,顶不上这一拜!
这教育那教育的,不如多恢复一下传统礼仪!
这是由内而外,血液沸腾里的自然而然、油然而生的!

古语:求忠臣,必于孝子之家!

忠孝仁义,看似不同的四个传统道德标准,其实一回事,所以,古代历朝都强调以孝治天下!
很多人说山东人忠义,其实就是受这些传统古礼遗风,润物细无声的形成的集体人格特征!
比如上面这个小孩,从小刻在骨子里的传统家族孝观念、敬天法祖观念,将来也一定会移孝作忠!
不会忘本!
没有家族荣誉感,何来民族荣誉感?
我们华夏的凝聚力,几千年一以贯之,就来自我们的共祖观念!
看这些一起拜年的,是不是有一种感动,是不是感受到了家族荣誉和家族团结的力量?

其实,现在有些带路专家,是恐惧民间这种团结的!
他们一直从方方面面,不遗余力的破坏我们的传统、灭杀我们的文化,最终是为了解体这个民族的荣誉和团结,成为一团散沙,任人拿捏!
华夏人一直强调的是家国天下!
家国一体!
一个家族如此,一个民族同样如此!
所以,每次祭奠黄帝时,会有海外众多哪怕十几代的华人归来,正如我们村生活在城里的族人,回来寻根、入谱!
我们今天,有多少人已经失去了自己的民族之根!
家族观念模糊的,民族观念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根浮萍!
这一拜,哪里是愚昧、奴性、封建、迷信啊,这是真正的人格和情怀教育啊!
倘若这些失去了,我们这个民族,会迷失在何方?又靠何凝聚?
今日农村祭祖,愿来日,我全球华夏子孙,共祭炎黄!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