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下,如何有效缓解孩子的作业焦虑?
双减政策下,如何有效缓解孩子的作业焦虑?
2021年7月,双减政策正式实施,旨在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三年来,从城市到农村,从学校、家庭到社会,都在积极响应这一政策。然而,尽管作业负担减轻了,许多孩子仍然表现出对作业的焦虑和抵触情绪。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全球约15%的10至19岁青少年面临精神健康问题,其中焦虑症是最常见的心理障碍之一。在香港,这一比例更是高达24.4%。
焦虑的成因是多方面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家庭结构也在发生变化。双薪家庭的普及使得父母陪伴孩子的时间减少,导致"情感缺席"现象日益严重。此外,学业压力、社交环境的变化等因素,都可能引发孩子的焦虑情绪。
面对孩子的作业焦虑,家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 帮助孩子正确认识焦虑
适度的焦虑其实是有益的。心理学研究表明,焦虑水平与学习效率之间呈倒U型曲线关系。完全没有焦虑可能会让人产生无所谓的心态,而过度焦虑则会影响学习状态。家长可以与孩子分享这个规律,帮助他们理解焦虑的两面性。
- 写下焦虑内容,释放心理压力
研究表明,在考前给孩子10分钟时间写下他们的焦虑和担忧,有助于提高成绩。家长可以鼓励孩子把担心的事情写在纸上,并从正反两方面进行分析。这种"与焦虑对话"的方式,不是直接命令焦虑离开,而是把那些紧张、害怕暂时从大脑中转移到另一个安全的地方,释放心理资源,让我们能把注意力更多地集中在考试上。
- 教孩子情绪调节方法
当焦虑来临时,需要一些能够立即行动的方法来安抚它。比如听舒缓的音乐、进行冥想、阅读抒情散文、做有氧运动等。家长还可以学习深呼吸放松法,并带着孩子一起练习。
- 营造轻松的家庭环境
家长要调整自己的心态,不要过度关注成绩,而是要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要相信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不要盲目攀比。多关注孩子的进步,给予他们信任和鼓励。
- 改善认知,调整情绪
有的孩子认为如果没考好那就会影响教师、孩子对我的看法;就会让父母失望;以后入不可能学好了等等错误认知,那第我们就要及时引导消除对考试后果的错误认知。同时,可以通过运动、保证充足睡眠和合理饮食等方式进行生理调节。
- 建立良好的家校社支持系统
学校应为焦虑症儿童提供支持,建立包容的教育环境。教师应识别孩子的情绪状况,并提供心理健康教育。对于症状较重的孩子,可能需要寻求专业心理帮助。
双减政策的实施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只有通过多方协作,才能真正减轻孩子的负担,让他们在健康快乐的环境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