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深切缅怀“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院士
上海交通大学深切缅怀“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院士
“中国核潜艇之父”、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黄旭华院士于2025年2月6日逝世,享年99岁。这位为我国核潜艇事业奉献毕生的科学家,与母校上海交通大学有着深厚渊源,他的离去在上海交大师生中引发深切缅怀。
校园里的“旭华印记”
在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有一条贯穿南北的“旭华路”,这是学校为纪念黄旭华院士而命名的。这条路串联起学生宿舍、体育场、用餐区等多个校园生活场所,见证了学子们的日常点滴。
除了“旭华路”,学校还设立了“黄旭华奖学金”,以奖励投身国防事业的优秀毕业生。2024年,交大更是在强基计划中新增了以他命名的“旭华班”,专门培养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的卓越人才。
师生自发悼念,追思活动感人至深
2月7日下午,上海交大闵行校区木兰船建大楼一楼大厅内,一场庄重的追思活动正在举行。师生们从校园各处赶来,手持鲜花,在黄旭华院士的肖像前默哀、鞠躬。
追思活动现场设在船建学院的院情展示馆,馆内专门开辟了一面墙作为《为祖国“深潜” 黄旭华院士专题展》,详细介绍了黄旭华院士的生平事迹。正对专题展的是一整面黄旭华院士的肖像照,上书“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这是他一生的真实写照。
上海交通大学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周薇表示:“黄学长是全体船建人亲切的学长和永远的精神坐标,我们将不忘他的嘱托,为祖国海洋强国事业培养更多有信仰、有理想、有本领的青年人才。”
精神传承,激励后辈
黄旭华院士的精神在上海交通大学得到了很好的传承。2021年和2022年获得“黄旭华奖学金”的宋思蒙和陈强,都选择追随黄老的脚步投身国防事业。他们表示,将继承黄老的遗志,为祖国的国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上海交通大学联合培养班旭华班学员代表俞施伟说:“‘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黄老用一生诠释了这句话,激励着一代代交大学子砥砺前行。”
斯人已逝,精神长存。黄旭华院士的奉献精神将永远铭刻在交大师生心中,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学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