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口河区:四川西南部的自然人文宝地
金口河区:四川西南部的自然人文宝地
金口河区位于四川省西南部,乐山市西部,是一个具有独特自然风光和丰富历史文化的地方。这里不仅拥有被誉为“中国十大最美峡谷”之一的金口大峡谷,还有大瓦山国家湿地公园等自然景观,同时保留着丰富的彝族民俗文化。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金口河区的历史沿革、地理环境、自然资源、经济状况、人文特色等方面的内容。
金口河区隶属四川省乐山市,位于四川省西南部,乐山市西部,地处乐山市、雅安市、眉山市与凉山彝族自治州交界处,介于东经102°50′24″103°10′24″,北纬29°00'24″29°00'46″之间,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总面积598平方千米。截至2023年6月,金口河区辖2个镇、3个乡,区人民政府驻永和镇和平路143号。截至2023年末,金口河区常住人口3.8万人,城镇化率43.16%。
历史沿革
金口河区古为夷人所居,到汉代始被划归属地,隶南安县。后周,为平羌县地。隋开皇四年(584年),更名峨眉县。清嘉庆十四年(1809年),设峨边厅。民国时期,改厅为县。1979年1月,设金口河工农区。1985年2月21日,更名为乐山市金口河区。是四川省唯一不对外开放的区县。2019年4月28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决定金口河区退出贫困县序列。
金口大峡谷一角
行政区划
截至2023年6月,金口河区辖2个镇、3个乡:永和镇、金河镇、和平彝族乡、共安彝族乡、永胜乡,区人民政府驻永和镇和平路143号。
地理环境
金口河区境内崇山峻岭,岗峦起伏,河峡纵横。东有巨北峰,南有老鹰岩,西有梅林顶,北有城墙埂,均为海拔2800米以上的高山,形成一个封闭式格局,山地占全区总面积的99%。地貌主要分为四类:1、东部中低山区,即中切割低山;2、中部中山河谷区,即河成阶地;3、西部中高山,即深切割中高山区;4、山间洼地区。
金口河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主要特征是气候温和,雨量较多,日照较少,四季分明。残冬持续较久,春季气温回升迟,不稳定;冬春少雨造成常年性冬干春旱现象;夏季降雨集中,多暴雨或大暴雨,多洪涝,多大风;秋季多绵雨,雨后气温明显下降,有“一场秋雨一场寒”的农谚。
自然资源
金口河区共发现野生植物种类1537种,经济林木有树脂植物、纤维植物、芳香植物、虫胶植物等。树脂植物中有山胡椒、油桐、野桐、核桃、灯台、乌柏等;纤维植物中有禾本科、棕榈科、桑科及竹类;芳香植物中有樟科、木姜子、黑壳楠等;夜合及女贞、白蜡等能养植紫胶虫和白蜡虫,盐肤木能养植五倍子。药用植物有500余种,主要有:黄柏、杜仲、栀子、木瓜、党参、牛膝、独活、天麻、车前草、蒲公英、野连、岩白菜等。
金口河区内野生动物种类284种,其中兽类30余种,鸟类145种,爬行类13种,两栖类12种,昆虫类300多种,鱼类6种,列人国家重点保护Ⅰ、Ⅱ级的有20余种,有大熊猫、扭角羚、四川山鹧鸪、林麝、红腹角雉、金雕、小熊猫、猕猴、斑羚、黑熊、穿山甲、大鲵、枯叶蝶等。
人口
截至2023年末,金口河区总户数17594户,户籍人口46976人。出生人数487人,死亡人数448人,人口出生率10.4‰,死亡率9.5‰,自然增长率0.8‰。在总人口中,非农业人口14395人,农业人口32581人;男性人口24352人,女性人口22624人,人口性别比为107.6。年末常住人口3.8万人,城镇化率43.16%,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
经济
2023年,金口河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38.4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4.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32亿元,增长3.1%;第二产业增加值18.60元,增长2.8%;第三产业增加值14.55亿元,增长7.0%。三次产业分别拉动GDP增长0.5、1.3和2.5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0.9%、30.7%和58.5%。三次产业结构为:13.8:48.4:37.8。
交通运输
乐汉高速公路已部分通车,拉近金口河区与乐山市区的距离。截至2023年末,金口河区公路总里程493.35千米,其中等级公路493.35千米。成昆铁路在金口河区境内21千米,设有3个火车站,均为小站。成昆铁路复线在金口河区境内长度10千米,设有1个火车站(金口河南站)。截至2023年末,金口河区境内铁路运营里程31千米,火车站4个。
位于大渡河峡谷中的公路
社会事业
截至2023年末,金口河区共有普通小学9所,在校学生2472人,毕业生446人;完全中学1所,初中招收新生364人,在校学生1057人,毕业生322人;高中招收新生152人,在校学生420人,毕业生143人;幼儿园32所,在园幼儿1084人(其中民办幼儿园297人,城区公办幼儿园547人,乡村幼儿园213人)。九年义务教育完成率100%。
截至2023年末,金口河区共有卫生机构48个(含村卫生室),其中医院1个,卫生院6个,妇幼保健院1个,疾病控制预防中心1个,村卫生室29个。拥有卫生机构人员405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305人。卫生技术人员中执业(助理)医师125人,注册护士(师)112人。年末各类医疗机构实有床位197张,其中医院131张,卫生院47张,妇幼保健院19张。
历史文化
彝族的衣着和装饰,男子穿黑色右衽上衣,下穿浅色布裤。面部以下留有胡须,并以此为美,头部额头上方蓄有一小绺长发,俗称“天菩萨”,用青布缠头,并佩有一锥形“英雄结”;女子穿镶边或绣花上衣,下穿布质“白褶裙”。头上顶一块瓦状布帕,也可以用青布缠头。未出嫁的女子只能梳单辫,出嫁后改为双辫。彝族衣饰最大的特色就是,无论男女老少,都习惯外罩一根形似披风的“擦而瓦”。
彝族的节日主要有“彝年”“火把节”“拜本主会”“密枝节””跳歌节”等。“火把节”为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是彝族地区最普遍而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每到火把节,彝族男女老少身穿节日盛装,手持火把绕住宅和田间巡游。然后烧起篝火,翩翩起舞,尽情狂欢。
彝族的饮食以荞耙、土豆为主食,坨坨肉、泡水酒(杆杆酒)最具民族特色。千百年来,这种传统饮食习俗至今还广泛用于日常饮食、宗教活动、逢年过节、亲朋聚会等礼仪中。彝人待客多为“泡水酒(杆杆酒)、坨坨肉”。就餐中,有客先敬客、无客先敬长,节气和祭祀则先敬祖先、神灵。吃坨坨肉,喝泡水酒,唱敬酒歌,是少数民族地区对待贵宾的最高礼仪。
风景名胜
金口大峡谷位于四川西南部的小凉山腹地,地处乐山市金口河区、雅安市汉源县、凉山州甘洛县交界处,景区南起大渡河,北抵老汞山,西起大瓦山,东抵寿屏山,以玄武岩地质地貌为特色。峡谷险峻幽幻,集雄奇、幽深、险峻为一体,是四川境内距离大城市最近、最长的峡谷景观。峡谷全长26千米,平均谷宽不足200米,最窄处仅70米,比号称世界最窄的大峡谷-虎跳峡还窄,峡谷最大谷深2600米,比美国科落拉多大峡谷深860米,为长江三峡的一倍。2001年12月,大渡河金口大峡谷被批准成为“全国第二批国家级地质公园”。2005年10月被《中国国家地理》评为中国最美十大峡谷之一。
金口大峡谷
大瓦山国家湿地公园位于金口河永胜乡五池村,海拔3236米,垂直高差1000余米,与峨眉山、洪雅瓦屋山呈三足鼎立状,并与峨眉山誉为“姊妹山”。公园内有冰谷、冰斗、角峰、冰蚀湖等古冰川地貌,有珍稀的动植物2000多种,湿地生态多样性、典型性和独特性突出、罕见,是保存完美的“自然生态博物馆”。
乐山市金口河铁道兵博物馆位于成昆铁路所经最为险峻的四川大渡河峡谷景区,是中国唯一一座以革命传统教育为内容,以铁道兵为纪念主题的博物馆。博物馆从2008年开始筹建,于2012年6月正式对外免费开放。建筑面积2330平方米,占地10亩,分为铁道兵主展馆和成昆铁路纪念碑广场两个区域,是集收藏、研究、宣传、教育等功能于一体的专题历史博物馆,它的建成,填补了中国没有铁道兵博物馆的空白。馆内收藏铁道老兵珍贵历史照片300余张,生产工具、生活用品、书籍、证章、影像资料等铁道兵文物680件。2013年4月,四川省文物局正式批文,命名“乐山市金口河铁道兵博物馆”。近年来,博物馆成功创建省、市、区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四川省国防教育基地、市哲学社会科学普及基地、区级廉政教育基地。
地方特产
金口河区乌天麻抗病害能力强、耐湿性高,块茎肥大、椭圆,表面黄白至深棕色,点状斑纹,脐眼明显,质坚、体实、无空心,药性强。乌天麻性味甘、平、归心、经,具有平肝、熄风、定惊、止痛、行气、活血等功效。金口河乌天麻天麻素含量高,经四川省食品药品检验所检测,其天麻素含量达0.47%,高出《中华药典》规定的1倍多。截至2015年,该产品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开发的产品获得“四川省农产品知名品牌”“四川名牌农产品”“四川省特色旅游产品”“四川省精品农业标准化示范区”。
金口河川牛膝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金口河川牛膝根粗壮,呈近圆柱形,一般直径为0.53厘米,平均直径可达1.75厘米,最大直径可达3.3厘米;长3060厘米;质柔韧,不易折断;分枝少,平均分支数为2.1,较其它产区明显偏少;表面黄棕色或灰褐色,断面浅黄,气微,味甜,表面具纵皱纹、支根痕和多数横长的皮孔样突起。金口河川牛膝内含谷氨酸等17种氨基酸,且含大量生物碱,能分离出杯苋甾酮和羟基杯苋甾酮等,其中有效成分杯苋甾酮的含量非常高。另外,多糖含量比较高,金口河川牛膝个大、肥厚、质坚、体实、无空心,最大单株重达1500克。
老鹰茶由四川大渡河峡谷的高山野生老鹰茶加工而成。该茶含芳香油,含多酚类化合物,泡饮时较清香,先涩后甘,滋味浓而口劲大,在夏天饮用更觉得消暑解渴、提神助兴,在民间有消暑和健胃开脾的说法。《本草纲目》有“止咳、祛痰、平喘、消暑解渴”等记载。
苦荞粑乃苦荞去壳磨面后做成,有两种做法,原始的一是用苦荞面加水拌和后展平大小以10—20CM为度,在锅底加水,将展好的苦荞粑围水贴于锅上,密闲锅盖,加火蒸熟即成或将展好的荞粑放入火边烤熟便是。二是将苦荞面加水调糊状发酵,待发酵后,用粑叶包好上蒸笼蒸熟而成,其味苦而回味甘,烧制的则有脆香感。当前人分辨率多用荞面与大米面混和发酵蒸制,加入大米面后,苦味就淡,更加适口。
泡水酒是彝族重大节庆和接待贵客必备的自酿酒,原料以高粮、玉米、小麦为主,通过蒸煮发酵后密封坛或桶内,食用前开封加入冷开水泡制数小时后用“调杆”吸食或取出以大碗饮用。
坨坨肉是彝族节庆和接待中的招牌菜,以猪、牛、羊、鸡肉加原料,切成3—8公分的块状洗净,煮熟拌上椒、盐、味精、木浆粉等佐料,炒匀或直接拌匀即可,其味麻奇香,特别是配制得恰当的木浆味,无法以言语形容。
羊肉汤锅是羊肉的另一种吃法,彝族煮的羊肉汤锅别具特色,既不同于涮羊肉,也不同于烧羊肉,它的煮法很简单很普遍,既不选原料,也不配佐料,羊的全身都可入煮,佐料只有简单盐、味精、海椒、花椒,野木浆。吃起来羊肉软又嫩,羊汤鲜美。
烤乳猪的皮特别脆,肉嫩,色、香、味、形俱佳,色:金黄色,香:五香中带烧烤味,味:吃入口中麻、辣、香、嫩,形:整猪是入于绿茵中,制作工艺较为复杂,其程序为:选取大、小适中的香猪,宰杀退毛,取肉脏后,加调料腌40~50分钟,用消毒后的粘土调成稠糊状将仔香猪包起来投入大火中烧,待皮脆肉熟后取出开泥壳,抹上香油即成。
荣誉称号
2021年8月,金口河区被确立为“四川省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
2021年10月12日,金口河区被生态环境部命名为第五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2022年6月,金口河区入选第八批四川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示范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