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之魔童闹海》爆红,带动宜宾江油旅游热
《哪吒之魔童闹海》爆红,带动宜宾江油旅游热
2025年春节档,一部动画电影再次点燃了全民观影热情。截至2月7日,《哪吒之魔童闹海》总票房突破62亿元,不仅登顶中国影史票房榜,更以超高口碑赢得观众认可,中国电影观众满意度调查给出87.3分的高分。
随着电影热度持续攀升,一个有趣的现象正在上演:四川宜宾、江油等地的旅游热度也随之暴涨。数据显示,近一周内,宜宾旅游搜索量环比增长225%,江油更是高达453%。这一现象背后,是影视IP带动地方文旅发展的生动案例。
宜宾:哪吒文化的现实载体
宜宾,这座被誉为“万里长江第一城”的历史文化名城,与哪吒有着不解之缘。2019年,宜宾市翠屏区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正式命名为“中国哪吒文化之乡”。这一称号并非空穴来风,翠屏区至今保存着哪吒行宫、哪吒洞、天池、骑龙坳、还生阁等多处哪吒文化遗迹。
相传,原宜宾市翠屏区南广镇陈塘关是哪吒出生地,七星山是太乙真人修行地,南广河与长江交汇处的龙脊石是由龙王三太子的尸骨化身而成,翠屏山上的哪吒洞、哪吒庙就是人们祭拜哪吒的地方,天池公园的还生阁是哪吒重生之处,旧州塔是哪吒之父李靖手中所托的宝塔,龙头山是三太子龙头抛置处,金光洞是太乙真人收哪吒为徒之地……
这些传说与现实中的景点相互印证,让哪吒的故事在宜宾有了具象化的载体。近年来,宜宾还打造了哪吒欢乐世界、哪吒IP馆等现代文旅项目,让传统文化与现代娱乐完美融合。
江油:太乙真人的修行圣地
如果说宜宾是哪吒的“出生地”,那么江油则与哪吒的师父太乙真人有着深厚渊源。古代神话典籍记载,太乙真人得道飞仙之地就在绵阳江油乾元山金光洞。这里保留着数百尊宋代前石刻造像,极具历史价值。
乾元山金光洞不仅是太乙真人修行的地方,也是哪吒学习法术的重要场所。洞口左侧岩壁上保留着清代翰林欧阳熙题写的“太乙洞”三个石刻大字,见证了这段神话传说的历史传承。
从银幕到现实:文旅融合的新模式
《哪吒之魔童闹海》的成功,不仅体现在票房上,更在于其对地方文旅的带动作用。电影中哪吒脚踩风火轮、手持乾坤圈的形象,激发了人们对哪吒文化发源地的好奇心。哪吒闹海水乐园、哪吒小镇等景点成为热门打卡地,相关IP联名产品也一度售罄。
这种现象并非偶然。成功的电影IP具有强大的带动效应,能够促进当地文旅产业的发展。通过打造与IP相关的景点、活动等,可以吸引更多游客前来参观体验,从而推动当地经济的增长。同时,IP联名产业也反映了消费者对高品质、个性化商品的需求日益增长。
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双赢
《哪吒之魔童闹海》的火爆反映了当前社会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和热爱。哪吒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经典形象,其故事和形象深入人心。电影的成功不仅在于其现代化的改编和创新,更在于其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这种文化现象有助于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认同感,推动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从《哪吒之魔童闹海》到宜宾、江油的旅游热潮,我们看到了一个成功的文化IP如何带动地方文旅发展。这不仅是电影产业的成功,更是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双赢。未来,如何更好地利用影视IP推动地方文旅发展,如何让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焕发新生机,将是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
正如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王鹏所说:“成功的电影IP具有强大的带动效应,能够促进当地文旅产业的发展。通过打造与IP相关的景点、活动等,可以吸引更多游客前来参观体验,从而推动当地经济的增长。而IP联名产业同样具有巨大潜力,也反映了消费者对高品质、个性化商品的需求日益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