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中能源邢台矿智能化开采技术大揭秘!
冀中能源邢台矿智能化开采技术大揭秘!
近日,河北省能源局组织专家对冀中能源股份有限公司邢台矿智能化建设矿井进行现场验收。邢台矿顺利通过Ⅱ类初级智能化示范矿井验收,标志着其在智能化矿井建设上开启新篇章。
智能化技术引领行业变革
邢台矿作为冀中能源集团的重要子公司,近年来大力实施科技创新战略,持续加大智能化矿山建设力度。在智能化开采技术方面,邢台矿取得了显著成果。
在井下集控室,工作人员通过智能化工作面控制系统,可以实时监测井下采煤设备的运行状态,实现远程操控。这一系统集成了SCADA(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系统和MES(制造执行)控制系统,能够采集设备的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参数信息,实现全程生产记录无纸化、自动化。
在采煤工作面,智能化设备的应用让 miners 穿西装、打领带上班的梦想照进现实。通过智能化改造,采煤机、液压支架、刮板输送机等设备实现了协同控制,大大减少了现场作业人员数量。据统计,智能化工作面的实施使现场作业人员减少了50%以上,不仅改善了工人的工作环境,也显著提高了生产效率。
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
邢台矿的智能化建设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和系统优化逐步实现的。在智能化改造过程中,邢台矿注重自主研发和技术创新,形成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创新成果。
例如,在智能采掘系统方面,邢台矿通过技术创新实现了设备的远程监控和故障诊断,大大提高了设备的可靠性和运行效率。在智能辅助运输系统方面,通过优化调度算法和路径规划,实现了物料运输的智能化管理,减少了运输过程中的等待时间和能耗。
行业标杆示范作用
从全国范围来看,截至2024年4月底,全国累计建成智能化采煤工作面1922个,智能化掘进工作面2154个,煤矿智能化建设已完成投资1080亿元。邢台矿作为首批智能化示范煤矿之一,其建设经验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煤炭科工集团首席科学家王国法表示,邢台矿等首批70处智能化示范煤矿的建设经验,基本反映了我国煤矿智能化建设的现状。这些示范煤矿在智能化建设任务中的基本项目(中级智能化)已经完成,形成了一批成功的可推广、可复制的经验、技术与装备。
未来展望:向全面智能化迈进
尽管取得了显著成效,但邢台矿并未止步于此。面对煤矿智能化高质量建设进入攻坚阶段的挑战,邢台矿正积极应对七大共性问题,包括如何加快培育智能矿山数字化生态、如何实现薄煤层智能化高效开采等。
王国法院士指出,煤矿智能化是一个迭代发展进步的过程,不是一次性工程,而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邢台矿正朝着产业的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方向发展,致力于实现减人、增安、提效的目标,为企业创造价值,为煤矿职工创造福祉。
从最初的炮采到如今的智能化开采,邢台矿见证了中国煤炭行业几十年的迭代发展。作为新时代煤炭行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智能化开采不仅改变了传统的生产方式,更为煤矿职工带来了更安全、更高效的工作环境。邢台矿的实践证明,通过人工智能、工业物联网等先进技术的应用,煤炭行业正从“会采煤”向“慧采煤”转变,为行业转型升级树立了新的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