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桂长什么样子?都有哪些形态特征呢?
肉桂长什么样子?都有哪些形态特征呢?
肉桂(学名:Cinnamomum cassia Presl)是一种常见的香料和中药材,具有独特的香气和多种功效。以下是关于肉桂的详细介绍:
基本信息
- 中文学名:肉桂
- 拼音:ròu guì
- 拉丁学名:Cinnamomum cassia Presl
- 别称:桂、玉桂、肉桂、桂枝、桂皮、筒
- 门:被子植物门
- 纲:双子叶植物纲
- 目:毛茛目
- 科:樟科
- 族:樟族
- 属:樟属
形态特征
肉桂是一种常绿乔木,高度可达12-17米。树皮呈灰褐色,具有强烈的辛辣芳香味,厚度可达13毫米。幼枝略呈四棱形。
叶子互生或近对生,革质,形状为长椭圆形至近披针形,长度为8-17厘米,宽度为3.5-6厘米。叶片先端尖,基部钝,边缘全缘。叶面绿色且有光泽,背面灰绿色并被细柔毛。叶脉特征明显,具有离基3出脉,背面隆起,细脉横向平行。叶柄粗壮,长度为1-2厘米。
花序为圆锥花序,腋生或近顶生,长度为10-19厘米,被短柔毛。花小,直径约3厘米,花梗长约5毫米。花被管长约2毫米,裂片6,黄绿色,椭圆形,长约3毫米,内外密生短柔毛。雄蕊9枚,3轮排列,其中外轮雄蕊花丝基部有2腺体,最内尚有1轮退化雄蕊。雌蕊稍短于雄蕊,子房椭圆形,1室,胚珠1,花柱细,与子房几等长,柱头略呈盘状。
果实为浆果,椭圆形或倒卵形,先端稍平截,暗紫色,长度约为12-13毫米。种子长卵形,紫色。花期在5-7月,果期至次年2-3月。
生长习性
肉桂性喜温暖湿润、阳光充足的环境,喜光又耐阴,喜暖热、无霜雪、多雾高温之地,不耐干旱、积水、严寒和空气干燥。栽培宜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富含有机质的酸性沙壤。
药用价值
肉桂辛、甘,大热,归肾、脾、心、肝经。具有补火助阳,引火归源,散寒止痛,活血通经之功效。用于阳痿,宫冷,腰膝冷痛,肾虚作喘,阳虚眩晕,目赤咽痛,心腹冷痛,虚寒吐泻,寒疝,奔豚,经闭,痛经等症。
相关传说
相传,在春秋时期,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西施就曾服用肉桂治好咽喉症。据传,西施在抚琴吟唱自编的《梧叶落》时,忽感咽喉疼痛,遂用大量清热泻火之药,症状得以缓和,但药停即发。后另请一名医,见其四肢不温,小便清长,六脉沉细,乃开肉桂一斤。药店老板对西施之病略有所知,看罢处方,不禁冷笑:“喉间肿痛溃烂,乃大热之症,岂能食辛温之肉桂?”便不予捡药,侍人只得空手而归。
西施道:“此人医术高明,当无戏言。眼下别无他法,先用少量试之。”西施先嚼一小块肉桂,感觉香甜可口,嚼完半斤,疼痛消失,进食无碍,大喜。药店老板闻讯,专程求教名医。名医答曰:“西施之患,乃虚寒阴火之喉疾,非用引火归元之法不能治也。肉桂用于治喉间痈疮,属特殊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