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港万元户:从创业传奇到改革典范
龙港万元户:从创业传奇到改革典范
1983年,浙江温州苍南县龙港镇,一个曾经默默无闻的小渔村,开始了它传奇般的蜕变之路。这一年,龙港镇正式设立,随之而来的一系列改革政策,如允许农民自理口粮落户、开放土地有偿使用权等,为当地经济注入了前所未有的活力。在这个过程中,一群被称为“万元户”的创业者,成为了推动龙港发展的关键力量。
万元户的崛起
在20世纪80年代,万元户是改革开放初期对富裕家庭的称呼,特指家庭存款或年收入达到一万元以上。这个数字在当时极为可观,因为普通工薪阶层月收入仅几十元至一二百元。在龙港,万元户们通过自筹资金建房、办厂,不仅改善了自己的生活,更带动了整个地区的经济发展。
当时的龙港,万元户们主要从事印刷、包装、礼品等产业。他们利用政策红利,大胆投资,迅速积累了财富。这些先富起来的农民,不仅自己过上了富裕生活,更为龙港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据统计,到1984年,龙港镇已有数千户万元户,被誉为“中国农民第一城”。
从渔村到农民城
在万元户的带动下,龙港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曾经的渔村,一跃成为远近闻名的经济重镇。1984年,国务委员王芳为龙港题写“中国农民第一城”,这不仅是对龙港发展的肯定,更标志着中国农村城镇化进程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龙港的城市功能不断完善。教育、医疗、交通等基础设施逐步配套,城镇面貌焕然一新。龙港的成功,不仅改变了当地农民的生活方式,更为全国农村城镇化提供了宝贵经验。
改革创新,续写辉煌
进入21世纪,龙港的发展并未止步。2019年8月,经国务院批准,龙港撤镇设市,成为全国首个“镇改市”。这次改革,龙港继续秉持创新精神,实行“大部制、扁平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以40%的行政资源有效承接100%的行政管理职能,为全国推进新型城镇化提供了有益经验。
在经济领域,龙港也不断转型升级。2024年,龙港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达31.16亿元,增速15.4%,位列温州第二。全市累计培育高新技术企业223家、省科技型企业1027家,科技创新成为驱动龙港发展的新引擎。
幸福龙港,全民共享
在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龙港始终把民生放在首位。每年80%以上的财政收入用于民生事业支出,全面推动教育、医疗、养老、公交等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覆盖。五年来,龙港新改扩建学校52所、新增学位近1/3;公共文化设施面积、体育场地面积分别增长1.2、1.6倍;婴幼儿托位、养老机构床位数分别翻三番、翻一番;打造了邻里食堂、共享自习室等共享场景500多个。
龙港的发展故事,是一部中国改革开放的缩影。从万元户的创业传奇,到全国首个“镇改市”的改革探索,龙港以其独特的模式,展现了中国基层治理和经济发展的生动实践。正如龙港市委书记何宗静所说:“龙港的改革探索为全国推进新型城镇化提供了有益经验,在确定撤镇设市标准、降低行政运行成本、改善县域基层治理、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等方面具有示范性和引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