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1事件24周年:美国在反思中前行
911事件24周年:美国在反思中前行
2025年9月11日,美国迎来911事件24周年纪念日。在纽约世贸中心遗址,数千名遇难者家属、救援人员和民众聚集,参加一年一度的纪念仪式。上午8点46分,即第一架飞机撞击北塔的时间,全场默哀一分钟。随后,遇难者家属代表宣读了2977名遇难者的名字,现场气氛庄严肃穆。
与此同时,美国国内安全形势日益严峻。新年伊始,路易斯安那州新奥尔良市和内华达州拉斯维加斯市接连发生两起严重暴力事件,共造成16人死亡,多人受伤。美国联邦调查局确认,新奥尔良汽车撞人事件为恐怖袭击,嫌疑人与极端组织“伊斯兰国”有关。拉斯维加斯特斯拉爆炸案仍在进一步调查中,但已引发全国范围内的安全担忧。
这两起事件再次凸显了美国面临的恐怖主义威胁。据美国联邦调查局局长克里斯·雷透露,近年来,受中东地区极端事件影响,美国国内恐怖主义威胁持续上升,个人或小型团体发动袭击的风险不断增加。前中央情报局代理局长迈克尔·莫雷尔也警告称,恐怖主义威胁已进入“红灯闪烁”状态,美国在未来几个月可能面临严重袭击。
值得注意的是,恐怖袭击手段呈现出新的特点。在新奥尔良事件中,嫌疑人通过汽车租赁应用程序Turo租用作案车辆,采用“车辆作为武器”的袭击方式。这种“低技术”恐袭手段不需要爆炸物或特殊武器,难以防范。华盛顿近东政策研究所专家亚伦·泽林指出,这种袭击方式已在全球多地出现,对城市安全构成重大威胁。
自2001年9月11日以来,美国在全球范围内展开了长达20年的反恐战争,付出了巨大代价。据布朗大学战争成本核算项目统计,美国在反恐战争中导致约90万人丧生,损失了大约8万亿美元。然而,恐怖主义威胁并未消除,反而呈现出全球化、分散化的特点。伊斯兰国及其分支组织在中东、非洲、南亚等地持续活跃,同时将触角伸向美国本土。
面对新的安全形势,美国正在调整反恐战略。一方面,加强国内安全防范,特别是在重要节日和活动期间提升警戒级别;另一方面,更加注重网络空间的反恐斗争,打击极端组织的在线宣传和招募活动。然而,专家普遍认为,单纯依靠军事手段无法根除恐怖主义,需要综合运用政治、经济、社会等多方面手段,从根本上消除恐怖主义滋生的土壤。
24年过去了,911事件的影响仍在持续。它不仅改变了美国的国家安全政策,也重塑了全球反恐格局。正如一位911事件幸存者所说:“我们永远无法完全消除恐怖主义,但我们可以选择如何应对它。我们必须保持警惕,同时继续前行。”
在纪念仪式的最后,两束象征性的光柱射向夜空,照亮了曼哈顿的天际线,仿佛在提醒人们:历史不会忘记,警钟需要长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