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变异株来袭!最新医学特征全解析
新冠变异株来袭!最新医学特征全解析
2024年5月,世界卫生组织将KP.2列入“需要监测的变异株”,这一消息引发了公众对新冠变异株的广泛关注。作为奥密克戎JN.1变异株的第三代亚分支,KP.2的出现再次提醒我们,新冠病毒仍在不断演变。那么,新冠变异株有哪些最新的医学特征?它们的传播特点又如何?本文将为您详细解答。
新冠变异株的主要症状
新冠变异株的典型症状包括发热、咳嗽和乏力。根据美国梅奥诊所的资料,其他常见症状还包括气短、呼吸困难、肌肉酸痛、寒战、咽喉疼痛、流鼻涕、头痛和胸部疼痛等。
值得注意的是,变异株还可能引起一些非典型的症状:
- 消化系统症状:如恶心、呕吐或腹泻,这些症状可能单独出现,也可能伴有其他COVID-19症状。
- 嗅觉或味觉丧失:这是COVID-19常见早期症状之一,研究表明大多数嗅觉和味觉变化通常会在30天内消退。
- 皮肤变化:与轻度至重度COVID-19相关的最常见皮肤变化包括覆盖有小肿块的扁平皮疹、手指和脚趾上出现变色区域(COVID脚趾)和荨麻疹。
- 意识模糊:在老年人中,严重意识混乱(谵妄)可能是主要或唯一的COVID-19症状。
- 眼睛问题:如红眼病(结膜炎),表现为对光敏感、眼睛疼痛和眼睛发痒。
变异株的传播特点
以奥密克戎变异株为例,其传播速度较快。KP.2作为奥密克戎的亚分支,新增变异位点中,有2个位于S蛋白,提示具有更强的传播力。但KP.2仍为JN.1变异株的亚分支,现有研究认为,其传播优势较JN.1变异株其他亚分支不会有大幅提升。
从全球流行情况看,JN.1变异株仍为全球优势流行株。KP.2亚分支在全球流行毒株中的占比从1月上旬的0.16%增长至5月上旬的14%左右。在美国,KP.2仅用2个月时间就成为占比第一的新冠病毒变异株。然而,在中国,KP.2的流行程度相对较低,截至5月12日,本土病例中共监测到25条KP.2序列,每周报告的本土序列中KP.2占比在0.05%~0.30%之间。
如何预防变异株感染
与预防其他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一样,专家建议公众继续保持良好个人卫生习惯:
- 科学佩戴口罩
- 坚持规律作息
- 保证健康饮食
- 提高机体免疫力
对于老年人、免疫力低下人群等脆弱人群,感染新冠后应第一时间抗病毒治疗,减少病毒在体内的复制,降低住院和重症风险。
尽管KP.2的传播力可能有所增强,但当前的研究认为,其传播优势相比JN.1变异株的其他亚分支不会有大幅提升。全球范围内,虽然KP.2变异株的占比在逐渐增加,但在许多国家,包括中国,其流行程度仍然相对较低。截至最近的监测数据,KP.2变异株在中国本土病例中的占比处于极低水平。当前的信息表明,它不太可能在短期内成为优势流行株或引发新的感染高峰。张文宏教授也强调:“出现变异毒株亚型已成常态,无需过度恐慌。”然而,持续的监测和研究仍然是必要的,以确保对新冠病毒的变异情况保持最新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