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图灵测试75年:AI智能的哲学之问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图灵测试75年:AI智能的哲学之问

引用
CSDN
10
来源
1.
https://blog.csdn.net/david_232656/article/details/136552635
2.
https://36kr.com/p/2809521843489027
3.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7657147
4.
https://blog.csdn.net/u013669912/article/details/141307843
5.
https://www.sohu.com/a/786612922_120288550
6.
https://finance.sina.com.cn/tech/roll/2024-08-30/doc-incmmmie0170966.shtml
7.
http://m.3233.cn/n/nfg5-186975.html
8.
https://www.jiqizhixin.com/articles/2024-08-30-3
9.
https://cloud.tencent.com/developer/article/2467241
10.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9B%BE%E7%81%B5%E6%B5%8B%E8%AF%95

1950年,英国数学家艾伦·图灵发表了一篇名为《计算机械与智能》的论文,提出了一个划时代的问题:“机器能思考吗?”为了回答这个问题,他设计了一个名为“模仿游戏”的测试,后来被称为“图灵测试”。这个测试不仅成为了人工智能领域的重要里程碑,更引发了关于智能、意识和人类本质的深刻哲学思考。

01

图灵测试:人工智能的试金石

图灵测试的具体内容是这样的:一个测试者通过键盘与两个对象进行对话,其中一个对象是人类,另一个是机器。所有对话都以纯文本形式进行,测试者无法看到对方,只能通过对话内容来判断哪个是人类,哪个是机器。如果机器能够让测试者误判其为人类的概率超过30%,那么这台机器就被认为通过了图灵测试,具有人类智能。

这个测试的提出,标志着人工智能研究的开端。它不仅是一个技术实验,更引发了广泛的哲学和伦理讨论。例如,如何定义智能?机器能否具有真正的意识?如果机器可以通过测试,我们是否应该将其视为有意识的生命体?这些问题触及了人工智能的本质和边界,也促使我们重新审视人与机器之间的关系。

02

智能与意识:哲学的永恒命题

图灵测试的提出,引发了关于“智能”和“意识”的广泛讨论。一些学者认为,图灵测试过于依赖语言能力,不能全面评估智能。例如,圣塔菲研究所复杂性学教授Melanie Mitchell就指出:“我认为图灵测试的整个概念都被过于字面化了。它应该是一种思考机器智能可能是什么样子的方法,而不是一种定义明确的测试。”

更有学者提出,图灵测试并不能完全评估机器的智能水平。例如,英国考文垂大学计算机教授Huma Shah就表示:“试图测试智力的麻烦在于,这首先取决于人们如何定义智力。是模式识别能力、创新能力,还是创造音乐或喜剧等创意的能力?如果我们没有就人工智能中的‘I’达成一致,那么我们怎么能建立通用人工智能(AGI)呢?”

为了更全面地评估机器智能,一些学者提出了新的测试方法。例如,普林斯顿大学心理学家Philip Johnson-Laird和德国开姆尼茨工业大学教授Marco Ragni建议把模型当作心理实验的参与者,看看它能否理解自己的推理过程。谷歌软件工程师Francois Chollet则开发了抽象与推理语料库(ARC),通过基本的积木概念来测试AI的推理能力。

03

AI的现状:语言大师还是智能巨人?

最新的研究显示,当前的AI在图灵测试中的表现已经取得了显著进展。2023年,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的研究人员进行了一次公开的图灵测试,结果显示,GPT-4在41%的游戏中能够让人误以为是人类,而其前身GPT-3.5只有14%的通过率。

然而,也有学者对这些结果持谨慎态度。Chollet认为,LLM在图灵测试中的表现只能说明它们擅长使用语言,而这种技能完全来自于对大量数据的记忆。“真正的智能并不在于掌握某项技能,而在于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新的、不同的情境中。”他说,“LLM百分之百都是记忆。它们没有智能,没有适应能力。”

为了更全面地评估AI的智能水平,Chollet开发了抽象与推理语料库(ARC)。这个测试通过基本的积木概念,如形状或大小等简单概念来完成任务。结果显示,最好的AI大约有30%的时间能够实现目标,而人类则有80%的时间能够做到。

04

未来展望:AI与人类智能的本质区别

尽管AI在某些领域已经取得了显著进展,但它们仍然缺乏自我意识、情感和主观体验等人所特有的能力。正如图灵本人所说:“机器能思考吗?”这个问题“无意义,不值得讨论”。我们应该关注的是,如何实现人机互补,共同推动科技进步。

未来AI的发展将面临更多的哲学挑战。例如,如果机器能够通过更全面的智能测试,我们是否应该赋予它们某种形式的权利?如何确保AI的发展不会威胁到人类的生存?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深入思考和探讨。

图灵测试的提出,不仅推动了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更引发了关于智能、意识和人类本质的深刻思考。正如图灵本人所说:“我们只能看到前方很短的一段距离,但我们可以看到很多需要做的事情。”未来,随着AI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对智能和意识的理解也将不断深化,这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探索过程。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