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柘里寻根》带你探秘金山福禄背后的故事
《柘里寻根》带你探秘金山福禄背后的故事
“金山福禄”这四个字,承载着上海金山地区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从古代的柘湖文化到现代的文创产品,从历史文献到民间民俗,金山福禄的故事源远流长。
历史溯源:柘湖文化的千年传承
金山,这片位于上海西南部的土地,自古以来就是江南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据《金山年鉴》记载,金山古称海盐,别称柘湖、康城、前京、苎城、鹦鹉洲、云间等。早在秦始皇二十五年(前222年),金山就设立了海盐县,是上海地区首个县治。
金山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在金山漕泾,有一处冈身遗址,这是上海中部一条偏西北—东南走向的自然堤,被列为区级文物。此外,境内还有多处马家浜文化和良渚文化遗址,这些都见证了金山悠久的历史。
文化内涵:福禄文化的多元呈现
在金山的传统文化中,“福禄”是一个重要的主题。它不仅体现在民间装饰画中,更融入了当地人的日常生活。
装饰画中的福禄寓意
金山的装饰画中,常常可以看到葫芦的图案。葫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福禄”,因其谐音“福禄”而被视为吉祥之物。在金山的家居装饰中,葫芦形状的装饰画十分常见,人们将其挂在客厅或玄关,以求平安吉祥。
创意产品的现代诠释
在金山的文创产品中,也能看到“福禄”文化的现代演绎。例如,在上海东林文创馆中,就有老凤祥旗下的“福禄筷”等金质文创产品。这些产品不仅外观精美,更具有一定的保值增值价值,展现了金山福禄文化的现代魅力。
民俗传承:民间工艺中的福禄印记
金山的民俗文化中,福禄的元素随处可见。在春节期间,金山各地会举办各种民俗活动,其中就包括福字拓印、剪窗花等传统工艺。
在纽约华美协进社举办的新春家庭日活动中,来自金山的民俗工艺大放异彩。活动现场,福字拓印、剪窗花等体验站前人头攒动。恭王府的福字也随处可见,其“多子、多福、多财、多寿、多田”的美好寓意,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现代传承:《柘里寻根》的文化探索
金山区融媒体中心推出的《柘里寻根》系列访谈节目,为金山福禄文化的传承注入了新的活力。节目深入挖掘金山的历史文化,从乾隆时期的《金山县志》到柘湖文化的丰富内涵,再到著名收藏家金望乔的故事,每一期节目都充满了干货。
通过《柘里寻根》,观众不仅能了解到柘湖盐场、海渔经济以及桑蚕丝织等历史,还能感受到金山独特的人文魅力。节目以现代的方式解读传统文化,让金山福禄的故事得以在新时代继续传承。
金山福禄,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词语,它凝聚了金山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从历史到现代,从文化到民俗,金山福禄的故事仍在继续,展现着这片土地上深厚的人文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