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九华山地藏菩萨信仰探秘:千年佛国的神秘面纱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九华山地藏菩萨信仰探秘:千年佛国的神秘面纱

引用
搜狐
11
来源
1.
https://www.sohu.com/a/766135551_121134722
2.
https://app.xinhuanet.com/news/article.html?articleId=daea0de85f1742543e75a74ac336d47e
3.
https://www.sohu.com/a/775793062_121123754
4.
https://www.ah.gov.cn/hfwy/dmah/ssfg/3809251.html
5.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806/07/22221674_1130574514.shtml
6.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815/03/22221674_1131400987.shtml
7.
https://www.hschunqiu.com/sitexq/133.html
8.
https://m.qidian.com/ask/qenrhrhnjyc
9.
https://www.jhsxacs.com/
10.
http://m.chinawutaishan.cn/wenhua/jiuhuashan/16432.html
11.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8F%B0%E7%81%A3%E4%BD%9B%E6%95%99

在安徽省池州市青阳县的九华山之巅,矗立着一尊高达99米的地藏菩萨圣像。这尊铜像不仅是中国最高的佛教造像之一,更是九华山作为地藏菩萨道场的标志性象征。地藏菩萨右手持锡杖,左手托摩尼宝珠,端庄慈祥,俯瞰着脚下的群山,仿佛在守护着这片神圣的土地和世间的众生。

01

金乔觉与九华山的渊源

九华山与地藏菩萨的渊源,可以追溯到唐代。公元719年,一位来自新罗国(今韩国)的王子金乔觉,渡海来到中国求法。他选择了九华山作为修行之地,在此苦行修持,弘扬佛法。金乔觉的修行生活极为艰苦,他以白土和小米为食,以野果充饥,以山洞为居所,以野兽为伴。他的行为深深感动了当地的乡绅百姓,他们为金乔觉建造了寺庙,即后来的化城寺。

金乔觉在九华山修行了数十年,于唐贞元十年(794年)圆寂,享年99岁。根据《宋高僧传》记载,金乔觉圆寂时,“山鸣谷响,地涌舍利,光烛天地,香满虚空”。他的肉身被安放在石函中,三年后开启时,发现其面貌如生,肌肤如活,骨节有声如铜。根据佛教经典《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的记载,地藏菩萨“安忍不动犹如大地,静虑深密犹如秘藏”,金乔觉的种种表现与地藏菩萨的特征高度吻合。因此,人们认为金乔觉就是地藏菩萨的化身,九华山也因此被辟为地藏菩萨的应化道场。

02

九华山的地藏文化

九华山的地藏文化,不仅体现在宏伟的佛教建筑上,更体现在丰富的文化遗存和宗教活动中。九华山现存99座寺庙,其中化城寺、百岁宫等9座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寺院。这些寺庙建筑风格独特,将民居式与宫殿式完美结合,外观朴实秀美,内部金碧辉煌,错落有致地分布在山间。

化城寺是九华山的第一座寺庙,也是九华山佛教文化的发源地。寺内保存着大量珍贵的文物,包括明清两朝皇帝赐下的匾额、6000多卷经文,以及明朝百岁官无瑕用自己身上的血和金粉制成的《华严血经》。寺前的月牙池相传是地藏菩萨的放生池,池畔的古钟重达2000多斤,钟声悠扬,余音绕梁。

九华山的佛教活动丰富多彩,每年的农历七月三十日,即地藏菩萨圣诞日,九华山都会举行盛大的法会,吸引数以万计的信众前来朝圣。此外,九华山还保留着独特的佛教习俗——“肉身菩萨”文化。自金乔觉之后,九华山陆续出现了16尊肉身菩萨,其中6尊可供观瞻,包括明代无瑕和尚的肉身,被崇祯皇帝敕封为“应身菩萨”,以及1999年发现的仁义师太肉身,这是世界上唯一的比丘尼肉身。

03

地藏菩萨的信仰体系

地藏菩萨以“大愿”著称,其核心教义是救度一切罪苦众生,尤其是地狱众生。《地藏本愿经》中记载,地藏菩萨曾发下宏愿:“地狱未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这种“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精神,体现了地藏菩萨的大慈大悲和无私奉献。

地藏菩萨的信仰体系在中国佛教中具有重要地位。他被视为“幽冥教主”,主管地狱和轮回,是超度亡灵、救拔罪苦的重要菩萨。地藏菩萨的信仰不仅在佛教徒中盛行,也深深影响了普通民众,成为民间信仰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九华山,地藏菩萨的信仰与当地文化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宗教传统和民俗活动。

04

九华山的佛教历史发展

九华山的佛教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东晋隆安五年(401年),天竺僧杯渡禅师来九华山传经布道,开启了九华山佛教的先河。唐代是九华山佛教的重要发展时期,随着金乔觉的到来,九华山逐渐成为地藏菩萨的道场。至明清时期,九华山佛教达到鼎盛,山中寺院增至150余座,僧众多达三四千人。

九华山的佛教发展得到了历代王朝的支持。明朝洪武年间,化城寺建立了丛林制度,成为拥有72座寮房的总丛林。清朝和民国时期,九华山的佛教建筑持续繁荣,形成了“九华一千寺,撒在云雾中”的壮观景象。

九华山的佛教文化不仅影响了中国,也传播到了海外。许多外国僧人曾来九华山求法,将地藏菩萨的信仰带回本国。如今,九华山已成为世界著名的地藏菩萨应化道场,每年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朝圣者和游客。

九华山的地藏菩萨信仰,不仅是一种宗教现象,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它融合了佛教教义、历史传说、艺术建筑和民俗活动,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景观。九华山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自然美景,成为了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也是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座千年佛国,以其神秘的面纱和庄严的氛围,吸引着人们前来探寻其背后的故事和智慧。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