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柳州螺蛳粉:从夜市小吃到国家级非遗的蜕变之路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柳州螺蛳粉:从夜市小吃到国家级非遗的蜕变之路

引用
百度
12
来源
1.
https://baike.baidu.com/item/%E8%9E%BA%E8%9B%B3%E7%B2%89/1455359
2.
https://www.sohu.com/a/757893327_819005
3.
https://www.sohu.com/a/815389916_122006510
4.
https://post.smzdm.com/p/a74q2x79/
5.
https://www.sohu.com/a/855463060_121124729
6.
https://app.xinhuanet.com/news/article.html?articleId=32a8cf4d01dacd5250e666d3a41b7186
7.
http://gx.people.com.cn/n2/2024/0511/c179430-40839864.html
8.
http://www.guiluohuang.com/news_detail/1824476370138238976.html
9.
http://tjj.gxzf.gov.cn/tjsj/yjbg/sx_268/t19403861.shtml
10.
http://www.cnfoad.com/news/show-4373.html
11.
https://m.chinabaogao.com/detail/712153.html
12.
http://www.gx.news.cn/20241218/5fa1363512d8416c9c32583a14498ab8/c.html

2021年5月24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申报的柳州螺蛳粉制作技艺经国务院批准,被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这道源自柳州夜市的特色小吃,以其独特的酸辣鲜香征服了无数食客,如今更成为国家级非遗瑰宝。

01

一碗粉的诞生:历史渊源与制作工艺

螺蛳粉最早可追溯至20世纪70年代末,由柳州夜市摊贩创新而成。关于螺蛳粉的起源,流传着多个版本:

  • 说法一:1980年代中,解放南路一家杂货店的店员将干切粉与螺蛳汤结合,由此诞生了螺蛳粉。
  • 说法二: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谷埠街菜市附近的夜市老板同时经营煮螺和米粉,食客们喜欢在米粉中加入螺蛳汤,逐渐形成了螺蛳粉的雏形。
  • 说法三:1980年代初期,一家米粉摊主因骨头汤用完,用螺蛳汤煮粉,意外创造出这道美食。

正宗的柳州螺蛳粉制作工艺讲究,主要食材包括螺蛳、米粉、酸笋、青菜、花生、木耳、腐竹、黄花菜、萝卜干、辣椒油等。其关键在于独特的汤料,由螺蛳、猪骨、药材、天然香料等熬制而成。具体步骤如下:

  1. 将猪骨和螺蛳分别处理,猪骨熬制成高汤,螺蛳煮熟备用。
  2. 酸笋、豆角、黑木耳等配料炒香,加入高汤煮沸。
  3. 干米粉提前泡软,煮至七八分熟后捞出沥干。
  4. 将米粉、螺蛳、配料和汤料混合,加入适量的盐、酱油、醋、辣椒油等调味料。
  5. 最后撒上炸花生米,一碗香气四溢的螺蛳粉就完成了。
02

螺蛳粉的文化内涵

螺蛳粉不仅是柳州的特色小吃,更承载着这座城市的历史记忆和文化传承。柳州人食用螺蛳的历史可追溯至约2万年前,白莲洞遗址中就发现了大量螺蛳壳堆积物。这种饮食传统延续至今,成为柳州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近年来,螺蛳粉更是成为柳州对外展示城市形象的名片。2018年8月,“柳州螺蛳粉”获得国家地理标志商标。2024年5月,柳州市市场监管局发布《预包装柳州螺蛳粉外包装英文译写规范》,统一了螺蛳粉的英文名称为“Liuzhou Luosifen”。

03

产业化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

目前,柳州螺蛳粉产业已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涵盖原材料种植养殖、生产加工、销售流通等多个环节。据统计,2024年前三季度,柳南区螺蛳粉相关企业达18家,其中生产加工企业12家,零售企业3家,餐饮单位3家。

然而,产业发展也面临诸多挑战:

  • 市场竞争激烈,同质化现象严重
  • 品牌影响力不足,连锁化率较低
  • 出口业务发展滞后,国际竞争力有待提升

为推动螺蛳粉产业可持续发展,柳州市政府提出多项对策建议:

  1. 加强品牌建设,推动品牌连锁化
  2. 推动标准化生产,加强监管和检测
  3. 培育龙头企业,推动产业集聚
  4. 拓展国内外市场,加强电商合作

柳州螺蛳粉从夜市小吃到非遗瑰宝的蜕变,见证了这座工业城市的转型之路。这碗酸辣鲜香的米粉,不仅是一道美食,更凝结着柳州人的智慧与匠心。让我们共同期待这道非遗美食在新时代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