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李白与庐山:五次结缘,一世情缘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李白与庐山:五次结缘,一世情缘

引用
搜狐
10
来源
1.
https://www.sohu.com/a/805190951_120783251
2.
https://new.qq.com/rain/a/20240527A01DN600
3.
https://www.sohu.com/a/805162249_120783251
4.
https://www.163.com/dy/article/IV1UU4580544JWVX.html
5.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9D%8E%E7%99%BD
6.
https://hk.trip.com/moments/detail/lushan-2390-124597824/
7.
http://www.lshyjz.com.cn/h-nd-102.html
8.
https://m.qidian.com/ask/qmiclwznjxa
9.
http://yw.eywedu.com/Poetry/11/mydoc008.htm
10.
https://hk.trip.com/moments/detail/lushan-2390-123972990/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句流传千古的诗句,让庐山瀑布成为了世人向往的胜地。然而,庐山的魅力远不止于此,它还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的精神寄托之所。李白一生曾五次登临庐山,留下40余篇诗词,这些作品不仅展现了庐山的自然之美,更记录了李白的人生轨迹和情感变迁。

01

初遇庐山:青春豪情的见证

公元726年,26岁的李白初次来到庐山。此时的他意气风发,满怀壮志,庐山的壮丽景色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望庐山瀑布》就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这首诗以夸张的手法,生动描绘了庐山瀑布的雄伟景象,展现了李白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同时期,他还创作了《登庐山五老峰》,表达了对庐山的喜爱之情:

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
九江秀色可揽结,吾将此地巢云松。

02

再访庐山:求仙问道的寄托

24年后,50岁的李白第二次来到庐山。此时的他已不再是那个意气风发的青年,而是经历了仕途挫折、看透朝廷腐败的失意之人。这次来庐山,李白更多是在寻求精神上的慰藉和解脱。

他送妻子宗氏到庐山拜李腾空为师,并写下《送内寻庐山女道士李腾空二首》。其中“素手掬青霭,罗衣曳紫烟”的诗句,既是对妻子的思念,也体现了他对道教文化的向往。这次庐山之行,李白创作了多首与道教相关的诗歌,展现了他在仕途失意后对精神解脱的追求。

03

三上庐山:避难与隐居的选择

安史之乱爆发后,李白带着家人第三次来到庐山。这次他在这里停留了半年之久,并修建了读书草堂。在《赠王判官时余归隐居庐山屏风叠》中,李白写道:

昔别黄鹤楼,蹉跎淮海秋。
俱飘零落叶,各散洞庭流。
中年不相见,蹭蹬游吴越。
何处我思君?天台绿萝月。

这首诗不仅是对过往岁月的回忆,更表达了李白在国家危难之际的无奈与悲愤。庐山成为了他心灵的避难所,让他在乱世中找到了片刻的宁静。

04

四登庐山:理想与现实的冲突

永王李璘的三次邀请,让李白再次燃起了报国之志。然而,这次出山却成为他人生的转折点。因被牵连“附逆作乱”,李白被捕入狱。在浔阳狱中,他写下了大量感人至深的诗篇,每一首都充满了对命运的感慨和对自由的渴望。

05

最后的告别:庐山,永远的归宿

获赦后的李白再次登上庐山,这次更像是与这座山的告别。在《过彭蠡湖》中,他写道:

青嶂忆遥月,绿萝愁鸣猿。
水碧或可采,金膏秘莫言。
余将振衣去,羽化出嚣烦。

从“青嶂忆遥月”到“石镜挂遥月”,这“遥月”究竟是山中之月,还是李白的化身呢?“香炉灭彩虹”,这句诗再次将他二十六岁那年的庐山之行连接了起来,只不过那时的彩虹,现在已经消散。

李白与庐山的五次结缘,展现了他从青年到晚年的生命历程。庐山不仅是他创作的灵感源泉,更是他心灵的慰藉之所。李白的诗歌为庐山增添了浓厚的文化底蕴,而庐山也见证了这位伟大诗人的喜怒哀乐。正如他在《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中所说:“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庐山见证了李白的辉煌与落寞,而李白的诗句也让庐山名扬四海,成为了中华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