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屯镇西红柿:春节前的致富果
水屯镇西红柿:春节前的致富果
春节前夕,河南省驻马店市驿城区水屯镇的温室大棚内一片繁忙景象。在田庄村蔬菜园区,70余座温室大棚内,红彤彤的西红柿挂满枝头,工人们正忙着采摘、分拣、装箱。这里种植的西红柿不仅品质优良,更成为了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金果果”。
“基地+农户+合作社”:创新模式引领产业发展
水屯镇的西红柿种植采用了“基地+农户+合作社”的创新模式。这种模式下,基地负责提供技术支持和市场信息,合作社则负责组织农户进行规模化种植,并统一收购和销售。这种紧密的合作关系不仅降低了农户的市场风险,也提高了他们的种植积极性。
田庄村蔬菜园区负责人杨花荣介绍道:“我们与农户签订合作协议,从选种到采摘提供全程技术指导。同时,我们还与多家农产品公司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确保西红柿的销售渠道畅通。”
规模化种植:打造现代农业新样本
目前,水屯镇已发展温室大棚800多座,示范产业园面积达2680多亩,优良品种实验基地508亩。这种规模化种植不仅提高了土地利用率,也便于统一管理和标准化生产。
在园区内,现代化的农业设施一应俱全。智能温控系统、水肥一体化设备、病虫害监测系统等高科技装备的应用,使得西红柿的产量和品质得到了双重保障。据杨花荣介绍,园区的西红柿亩产可达1万多斤,且品质稳定,深受市场欢迎。
春节前的丰收:农民增收的喜悦
随着春节临近,园区内的西红柿陆续成熟,迎来了丰收季。预计今年春节前,园区的西红柿总产量将达到1000多吨,实现收入300多万元。
种植户高得功今年新建了2座西红柿大棚,预计收入可达15万多元。他兴奋地说:“以前种地靠天吃饭,收入不稳定。现在有了合作社的支持,不仅技术有保障,销路也不愁,收入比以前翻了好几番。”
带动就业:乡村振兴的新动能
水屯镇的西红柿产业不仅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还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据统计,园区的日常管理就需要50多名工人,而在采摘旺季,用工量更是翻倍增长。
“在这里工作离家近,既能照顾家庭,又能赚到钱,比外出打工强多了。”在园区工作的村民李大姐笑着说。据统计,园区全年可带动周边村民就业增收超过50人。
品牌建设:提升市场竞争力
为了进一步提升市场竞争力,水屯镇还注重农业品牌的建设。通过统一的包装设计、品牌推广和质量控制,水屯镇的西红柿逐渐在市场上树立起了良好的口碑。
“我们的西红柿不仅在本地市场畅销,还通过电商平台销往全国各地。不少客户反馈说,我们的西红柿口感好、品质佳,回购率很高。”杨花荣自豪地说。
水屯镇的西红柿产业成功案例,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借鉴。通过创新的经营模式、规模化种植和品牌化发展,不仅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也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就业机会,真正做到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生活富裕。